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获奖活动方案《从“我不行”到成功了》

所属分类: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5-01-30 20:25:19
认同并尊重每一个幼儿和他的作品,帮助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学习,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培养幼儿观察能力,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引导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并获取自信。以上是本篇教案基本内容。完整教案请往下观看!

第十六届“当代杯"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从“我不行”到成功了

参赛作者

张静

观察对象

丫丫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时间

9:10——9:40

观察背景

丫丫喜欢在美工区进行手工制作或绘画,每周会去2-3次。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主动表达。这次主题意愿画《我的旅行》的时候,画了一个半身人便不再继续画了,直到活动结束。

观察目标

观察幼儿解决问题时的需求

观察过程

第一天:在绘画活动就要结束的时候,大部分幼儿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与同伴讲述、交流着自己的作品,而丫丫却一脸难色的站在椅子后面没有动,我边走到她身边问她:

我:丫丫你今天画的什么啊?

丫丫:我画错了!

我:你把什么画错了啊?

丫丫面无表情的盯着我没有回答。

我:那你今天想画的是什么?

丫丫眼睛向旁边看了一下依旧没有回答。

我:那好吧!等你想好了告诉我哦!

丫丫叹了口气,如释重放的走了。

第二天:丫丫告诉我她想画个小女孩,她指着画说:这是头发,这是脸,我想用肉色,没弄好。于是我俩一起尝试了调肉色,尝试将“黑脸”遮住。同时在丫丫提出临摹作品,我表示认同和支持,最后她独立完成绘画作品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第一天绘画是丫丫只说了四个字“我画错了”说明她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然而之后并没想任何人求助而选择了沉默和逃避。可以看出她无法提出自己说遇到的问题。画了一半就停笔不在画了表示她想放弃这次绘画,因为大班幼儿已经幼儿审美能力,她对自己的作品失去了信心;

第二天能够主动交流绘画内容,并继续画,可以看出丫丫对绘画活动的喜爱;

我分析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画错了,觉得画得不好无法改正了。

2、不能确定绘画内容(经验缺失)。

3、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想画的(技能缺失)。

措施:

1.认同并尊重每一个幼儿和他的作品,并帮助其与同伴进行交流学习。

首先我肯定了丫丫在欣赏作品和创作作品时都非常认真,我又拿着同伴的画给丫丫看(因为在上一活动是另一幼儿也的画也画错了,但他进行了添画,继续完成了作品)请她欣赏。激发丫丫绘画兴趣。

2.丰富生活经验,绘画的表现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她关心身边的事物,可以多观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如在户外活动时与幼儿一起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看小草发芽了,迎春花,桃花…陆续的开了, 微风夹杂着花香吹过脸庞等。

3.提高幼儿绘画技能。

(1)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幼儿观察事物喜欢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这样虽能突出重点,但由于他们概括能力差,组织能力弱,经常会忽视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省去自己不感兴趣的部分,所以绘画时不能把物体形象画得完整。为了更好地把握这一点,可以让幼儿对简单的图形进行添画。如圆形变成熊猫,扇子,小熊,小猪……;之后可以把几何图形组成的画给他们观察,利用拼、拆、搭、添等组织形式把没有完成的画添加完整,就好像搭积木一样,把几何图形(三角,方形,长方形等)拼在一起变成城堡。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幼儿从整体到局部,在由局部到整体的正确观察方法。 

反思:

《刚要》中指出:支持幼儿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所以虽然我们在做自主性意愿画,鼓励幼儿创造性的绘画,然而在丫丫提出这幅画是模仿几米画的草地上的小女孩时,我并没有阻止她去模仿。我们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评价所有幼儿,当幼儿需要一个“梯子”支持帮助时,我们不应武断的拒绝。

所以在活动中我鼓励丫丫自己独立完成作品,支持她临摹的选择。在今天的作品完成后可以看出丫丫对绘画的兴趣更加浓厚且充满了自信。也能够初步的提出在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就是一次成功的绘画活动,一幅成功的作品,不是因为它的美与不美,而是幼儿从中获取了自信,并能够从沉默到交流到提问。虽然能够创造性的绘画固然好,但模仿也是一种学习。关键是在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什么,不是吗?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