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长方谣》

所属分类:大班语言教案 发布时间:2023-11-23 10:31:49
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引导幼儿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感受儿歌的趣味性和表演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


  2、寻找发音相似的音节,感受儿歌的趣味性。


  3、体验双簧诙谐、幽默的情趣,感受合作表演的快乐。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儿歌图谱



活动过程:


一、找相同,发现儿歌中四种物体的形状特点。(出示图片:框、床、墙和楼房)


  T: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小朋友来欣赏一下。


  1、找形状特点。


  T:这是什么?我们用一个字来说:框。


  T:这四样东西有什么共同点?(都是长方的)


  2、找发音特点。


  T:小朋友仔细看看王老师念这四个字的时候嘴巴是什么样的?(张得大大的)


  3、理解"亮堂堂"的意思。


  T:现在我在这四幅图上加了一样东西,这个应该怎么念呢?


  T:听老师来念一遍啊(长方的框,长方的床,长方的墙,长方的楼房亮堂堂)怎么念的?


  T:谁知道亮堂堂是什么意思?


  T:很温暖,阳光很充足,很亮,光线很好。


  T:刚才我把这个念成了一句话,我们一起念一念。



二、看图谱学念儿歌。


  1、介绍儿歌名字《长方谣》


  T:刚才说的四句话其实是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做《长方谣》。

幼儿园大班语言优秀教案《长方谣》
  2、教师完整念儿歌,请幼儿回忆内容并填充儿歌图谱。


  T:这首《长方谣》的这四张图我们看过吗?下面还有三句话没有图形,原来他们藏起来了。用我们的小耳朵来把藏起来的儿歌找出来吧。


  (老师念儿歌,幼儿找句子。)


  T:这里三句话讲得是什么?


  (说出后出示图谱。重点引导第四句,按照上图的顺序)

3、看图谱念儿歌。


  T:我们一起跟着王老师来试试念念看儿歌吧。


  T:你觉得哪句说起来有点困难,而且不容易记住?


  T: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从小到大排列,练习第四句)


  T:闭上眼睛想一想,再来说一说。


  4、为儿歌配以简单的动作,并尝试边念边表演。


  (1)教师做一遍动作,幼儿学习


  (2)师幼共同表演动作。


  5、"我说你做"巩固对儿歌内容的理解。


  (1)师说生做T:我来做你的小嘴巴,你们来做我的小手。


  (2)师做生说T:现在交换,我来表演你们来说。



三、游戏:双簧形式表演儿歌。


  1、请2、3对幼儿上前表演《长方谣》


  T:我们玩过的双簧游戏还记得吗?前脸要怎么样?()


  2、教师示范速度快慢变化带来的趣味性。


  T:老师也来表演,看看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两遍,第二遍加快)


  3、请幼儿示范速度变化带来的效果。


  T:我们一起来试一遍,第二遍的时候加速度。


  T:请小朋友来表演,在第二遍的时候记得加速度。(1组)T:刚才小朋友试了一下,速度加快是不是更加有趣了?回到教室里我们也去试试看,希望你们能够声音更大些,表情更好,声音更响亮。



附儿歌:


  《长方谣》


  长方的框、长方的床,长方的墙,长方的楼房亮堂堂。


  请你帮忙想一想:


  除了框、床、墙和楼房,还有什么是长方?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大班语言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