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班级组织结构
二、班级工作要求
1.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做到:
1) 熟悉幼儿教育专业知识,且通过不断接受新的教育理论和在职训
练获得新的知识。
2)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和幼儿教育领域中的有关儿童发展的知识、相关的条款和对每个儿童独特的认知为基础实施教育方案。
3) 认识和尊重每个幼儿的惟一性和潜力,充分了解每个幼儿个体差异性。
4) 创造并保持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以促进幼儿社会、情感、智力和身体的发展。
5) 在日常的幼儿教育活动中坚持个性化的教育,支持幼儿根据其特殊需要参与活动的权利,并保证该活动与其能力相适应。
2. 在家园合作中,教师应做到:
1) 与家长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
2) 帮助家长认识并形成养育孩子应具备的能力;
3) 尊重每个家庭的尊严、文化、风俗和信仰;
4) 以教育观、发展观的眼光向家长解释幼儿的进步,帮助家长理解、意识到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方案的价值;
5)参与建立为家长提供与教师、其他家庭互动的机制。
3. 班级工作中的合作与分工
1)班级保教工作内容
² 保教结合,安排幼儿的生活和活动;
² 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制订教育目标和计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教育内容;
² 创造良好的适合并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
² 班级卫生及安全工作;
² 家园联系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一致促进幼儿发展。
2)班级保教人员工作重点
² 依据班级保教工作的内容,班级每个成员依据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要求,协作配合共同承担班级保教工作。现针对班级保教人员的工作重点描述如下:
保教人员 |
工作重点 |
主班教师 |
负责班级全面管理,幼儿健康成长、安全卫生,教育教学,家长工作,园所活动等方面工作 |
配班教师 |
协助主班教师做好班级保教工作,体现在培养幼儿常规、教学活动的组织、协助家长工作的开展,园所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
保育员 |
负责保教结合,重点关注幼儿护理,班级卫生,幼儿常规,协助配合教育活动等方面的工作 |
特色课教师 |
特色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