² 幼儿园教室布置另一项重点工作是区角的规划。区角,是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幼儿能依自己的兴趣、能力与发展创设,有效地且有系统地完成某种学习活动或达成某一学习目标。
² 所以每一个区角的设计都应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提供的活动应能反映幼儿的发展程度以及经验背景知识,让幼儿参与物体操作、建构、专心与他人对话、担任不同角色等活动,以自己的步调学习。在规划区角时,有原则要遵守,才能避免负面效应的产生。
1. 规划区角的考虑因素
² 在教室有限的空间内选择和安排教材,其用意是让幼儿透过与物质世界及其他人的互动而主动学习,所以在组织和安排区角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实际情境:依据教室的空间、幼儿的特性、园所能提供的经费等
项作规划。
2)教学目标:教师要达成什么教学目标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要学
习特殊的技能,要有特殊的安排,例如要增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
区角就要安排加强身体和心理的活动,使其有解决问题的机会。
3) 健康和安全:幼儿身体的健康和安全是老师最关心的一件事,教
师要检查教室的灯光、通风、温度等设施是否适当,合乎要求,
不适当则加以改进;检查教室内教具、设备是否有危险性,思考
室内的设计是否会造成对幼儿的伤害等。
4) 个人的需要:教室内是否有特别需要受照顾的幼儿,例如学习迟
缓或肢体障碍而需要特殊协助的幼儿,教师必须在安排环境时加
以思考,例如对坐轮椅的幼儿要提供宽敞的通道供其通行。
5) 弹性变化:学习环境的组织是持续的活动,空间安排不能固定化,
需要对区角不断地评估,然后再调整空间的规划。理想的教室环
境是要随幼儿的成长、成熟或兴趣改变而变化,甚至教师在重新
规划区角时,也能接纳幼儿的意见。
2. 区角内容的规划
² 区角规划的内容很多,有些内容简单,不必需要太多的教材,有些内容则有些复杂,需要考虑教材和设备,下面结合相关文献,列出适合3-6岁幼儿活动的区角:
1) 戏剧表演区:此区包含关于不同主题的活动,包括家庭、商店、餐厅或其它反映社会生活的活动。
2) 积木区:积木区提供幼儿建造房屋、商店、学校和运输系统的机会。
3) 拼图及游戏区:拼图及游戏区要分成不同的难度等级,如此幼儿才能选择其所能顺利完成的项目。
4) 图书区:此区应设置在教室的精辟处,远离人来人往的通行要道,图书区展示出来以便幼儿可以容易选择他们想看的书,放置靠垫、软垫或抱枕,会使幼儿觉得舒适又吸引人。
5) 教学区:此区应包括幼儿专心解决教学问题的教材,计数器、几何板、量杯及比较常用的圆形。
6) 科学区:让幼儿从事简单的实验、观察自然现象或照顾宠物;
7) 沙和水区:这个区适合在户外,但如果放置桌子地区,其地板材质适宜的话,也可以设在室内。教室内放置一些沙,准备各种形状的容器,让幼儿取水倒入沙中,因为这个区会弄脏教室,所以较少教师愿意设置。
8) 视听区:准备收录音机、故事及音乐带,若配合书本,可鼓励幼儿聆听并与所听事物发生互动,如果能准备耳机的话,则其他幼儿可以不受干扰。
9) 音乐区:包括简单的乐器及其它可以被用来制造声音的教材,有助于幼儿发展对声音和韵律的欣赏。
10)美术区:基本的材料包括书架、大桌子、颜料、纸、浆糊、黏土等且应具备一个适当、宽敞的储存空间,幼儿能方便取用材料且能独自收好和清洗。
11)娃娃家:此区幼儿拟人化、角色扮演最好地地方,简单的舞台及数个房间或教师以及幼儿所制作的玩偶,即可训练幼儿的创造力及语言发展,玩偶区可依幼儿的需要而定期设置。
12)体育区:平衡木、跳房子的厚垫、呼啦圈、跳绳、沙包游戏以及球类都是可用的器材。
13)烹饪区:此区是在需要时暂时设置,它让幼儿自己做点心并从事特殊的烹饪项目。
14)涂鸦区:教师寻得一处平坦的白墙壁,或是在黑板下方墙壁,铺上一层透明抹布,再贴上一层浅色道林纸,让幼儿拿起画笔涂鸦。
15)植物区:植物区是从科学独立出来,内容包括饲养动物与植物栽培,让幼儿观察动植物成长历程、饲养动物或整理环境清洁。
3. 区角的管理
² 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和心血设置而成的区角,如果没有妥善的管理,很容易看到以下情况:
1) 在地毯搭积木的幼儿,其作品常会被经过此处的幼儿踢到。
2) 幼儿常绕着桌子玩追打游戏。
3) 娃娃家里的物品,常被仍的满地都是,正在进行的活动,也常因其他幼儿的跑进跑出而中断。
4) 各区的材料、教具常混杂在一起,教师不停地帮幼儿收拾物品。
n 应采取如下策略:
(1)逐步开放各个区角
² 规划、布置区角不是一开始即让幼儿自由嬉戏,一定要让幼儿知道各个区角的游戏内容及游戏规则,所以教师要逐步将各区角内容及使用方法介绍给幼儿,引导幼儿适应新环境,然后让幼儿在该区内自由摆弄各教材与玩具,介绍时最好以小组方式进行,每次只介绍一个区角即可;接着要与幼儿共同建立游戏规则,告诉幼儿使用时间、使用人数、使用教材教具方式、人际互动规范等。
(2)时间的安排
² 区角时间的安排是因人而异,有些老师当幼儿到园就开始进行活动,这样可以不用等到全班幼儿到园才开始教学,也有是在集体活动之后,才进行区角教学活动。
(3)避免幼儿固定选择某一区角
² 区角要朝“开放原则”规划,开放原则的意义是设置不同的区角,供幼儿自由选择,每个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活动,故开放并不需要“安排”或“轮流”。但为避免每个幼儿固定选择某一个区角,教师可以将全班分成三组,依组次序轮流选择区角。
(4)人数的限制
² 为避免各区角的人数太多,各区可限制人数,每区以不超过5-6人为原则,幼儿园要把名牌挂在板子上。
(5)因时因人因地调整区角
² 教师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ü 不吸引幼儿的区域需要增加什么?
ü 为什么幼儿对某区不感兴趣?
² 教师随时观察、记录幼儿的学习状况,考量是否要修改、添加或删除某些设备、教材以至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