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托小班盥洗环节常规教师指导要求
1. 教师事先准备好幼儿盥洗的用品,比如肥皂、洗手液等。
2. 教师合理组织幼儿,指导他们有序地洗手,指导幼儿卷袖子,或帮助个别幼儿卷袖子。帮助幼儿洗完手后用正确的方法擦干双手。将衣袖放下。
3. 指导幼儿学会调整水龙头的水流,保持水流柔和,不会湿袖子或湿衣服。
4. 教师可以参与幼儿的洗手活动,和幼儿一起边说儿歌边用“七步洗手法”指导幼儿正确的洗手,增强幼儿洗手活动的趣味性。
5. 关注每个幼儿的洗手过程。对幼儿不用肥皂或冲洗不干净等行为,教师要耐心地给予动作示范和语言提示。
6. 幼儿盥洗结束后,要及时用干拖把擦干地面上的水,等最后一名幼儿洗完手后再离开盥洗室。
7. 通过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幼儿知道什么时间、什么环节要洗手。
8. 帮助托班幼儿接好漱口水,指导小班幼儿自己接漱口水。
9. 教会幼儿学会漱口方法,并提醒幼儿漱口结束后将水杯放回原位。
10.指导幼儿知道脸脏时、起床后要去洗脸,保证仪表整洁。
11.认识梳子和镜子,引导幼儿知道起床后,头发乱时要梳头。
12.教师帮助托班幼儿梳理头发,鼓励小班能力强的幼儿自己梳头。
二. 中大班幼儿盥洗环节常规教师指导要点
1. 教育幼儿懂得洗手对身体的好处,饭前便后、活动后、手脏时
主动洗手。
2. 提醒幼儿分组进行洗手活动,保持盥洗室安静有序。
3. 提醒幼儿用“七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并及时给予指导。
4. 教育幼儿节约用水,能控制水流大小,洗完手后要在水池内轻轻甩三下,用毛巾擦干手上的水迹,防止溅湿地板而滑倒摔伤。
5. 关注幼儿洗手过程,发现有打闹、玩水等情况,及时给予提示。
6. 教育幼儿懂得漱口能清洁口腔,保护牙齿,知道进食后要漱口。
7. 关注幼儿漱口过程,指导幼儿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漱口。
8. 指导幼儿从下到上、从里到外,依次把嘴巴、鼻子、额头、脸颊、耳朵、脖子轻轻的洗干净。
9. 关注幼儿洗脸过程,提醒幼儿洗脸时不要溅湿袖子和衣服。
10.指导幼儿洗完脸后要使用毛巾把脸上的水擦干净。
11.指导能力强的幼儿独自梳头,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把头发梳整
齐。
12.教给幼儿正确正确的梳头方法:从上向下,梳整齐前面、侧面和后面。
13.指导幼儿梳完头及时清理身上、地上及梳子上的头发。
14.教师要定期对清洗和消毒幼儿的梳子。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