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开家长会前,教师要分析本班家长的不同情况,针对高学历的知识型、隔代人溺爱型、外地家长的盲目型、年轻家长易忽视型等,采取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
1. 避免一条建议面对所有家长
教师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措施,使不同水平的家长都能在会上得到启发和适合自己的教育建议及措施。
2. 避免在家长会上点名批评幼儿
有问题只点现象不点名,要对事不对人,尊重家长,给家长留面子,家长会后可以单独与家长沟通。
3. 打破教师的“一言堂”。
在家长会的形式上,老师可以根据本班的需要,打破“一言堂”的形式,避免老师说的辛苦,家长忘的干净,可以大胆创新家长会的形式,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方便家长与老师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促进家园配合。
4. 对家长的积极配合表达感谢
对原班家长开家长会时,首先要代表班上全体教师,真诚地感谢
家长们在上学期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感谢在他们的支持和配合下,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让孩子们有进步,成长有发展。
5.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
可利用照片、视频播放的形式,带领家长简单回顾上学期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并配以教师有目的、有重点的讲解,引导家长了解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更积极主动的支持和配合新学期的家园共育工作。
6. 教师接替新班级
教师要接新班开家长会时,可由园长出面介绍班级的新老师,这样会让家长感到园里非常重视这次分班工作,给家长一个交代,一份承诺。介绍过程中,帮助家长们更多地了解新老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和自身的教育特点,有助于新老师在班级中更好地开展工作。
7. 新任班主任要向家长充分介绍自己
新任班主任要向家长表达自己非常愿意接任本班的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工作,使家长对新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有明确的了解。同时把自己的情况及联系方式告知家长,欢迎家长与自己联系。新任班主任还要在家长面前肯定原班教师的工作成果,要让家长放心,感到孩子之前的发展是非常顺利的,给家长吃一颗定心丸。避免在会上去否定前任的工作,哪怕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意思,家长也会非常敏感,会对幼儿园产生不信任感,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8. 要刻意表达工作中三位老师是一个整体
任何事情三位老师都会及时沟通。这一点会让家长感到老师之间关系和谐融洽,让家长更信任该班级的老师,不仅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更容易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