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班级常规的建立原则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1-29 23:22:07
班级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载体,班级管理工作会对幼儿教育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推进,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突显了它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幼儿园保教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究常规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便更好的满足新时代保教工作的需求。

² 班级作为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基本载体,班级管理工作会对幼儿教育产生直接影响。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持续推进,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突显了它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幼儿园保教人员从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探究常规班级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便更好的满足新时代保教工作的需求

1. 平等原则

² 当前新时代倡导管理型教师转变为服务型教师,该项举措更是体现了平等师幼关系的理念。在公平合理、和谐融洽的班级环境中学习,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社会常规。

² 在保教工作中,教师要始终坚持师幼平等的原则,结合教学实际, 合理采用配套方法与措施,破除权威观念,在满足幼儿人权基本需求的同时,实现自我管理、自主探索的目的。

 2. 结合实际原则

² 有效的班级管理须结合实际,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每个班集体都是独立存在的,教师要把握各自的特点,在充分了解班级内部要素的前提下,切实做好常规班级的管理工作。对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生活习惯,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案,提高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细化各项工作,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3. 言传身教原则

² 从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言传身教的效果远远胜过口头教育。关于幼儿个性心理特征的研究中提到:在幼儿发展前期,教师属于权威人物,与家长和朋友不同,其在幼儿心中有着无法比拟的崇高地位。

²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严于律己,既要具备良好的保教能力,还要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在幼儿面前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成为幼儿学习的好榜样。

4. 合理、公平的原则

1) 班级常规的内容要合理、公平、幼儿达不到的要求不宜规定。

2) 班级常规的内容以一般性、使用多种场合为原则,必要时可以订立特殊行为的班规,比如,不在幼儿园吃口香糖、果冻等。

3) 正向的常规可以帮助和提示幼儿如何表现适当的行为。如告诉幼儿“如何做”比告诉幼儿“不能做什么。

4) 班级常规的用语要简洁、易懂。使幼儿知道如何去做。避免说得很多,不便于幼儿理解。

5) 以民主的方式建立常规,师幼共同讨论,经由幼儿讨论的常规通常也被幼儿自己认为合理,并愿意去遵守。

6) 班级常规的内容不宜过多,5-6条包含重要行为要领即可。

7) 班级常规需要与幼儿园常规保持一致。

8) 班级常规要受到家长的认同和接受,这样才能更好的家园共育帮助幼儿规范行为。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