² 幼儿园开学第一天可以说是班级教师最为忙碌的时刻,家长带着幼儿来到幼儿园,把教室挤得满满当当。如果是小班幼儿,新接触陌生环境,产生分离焦虑,家长一走开就有可能嚎啕大哭,整个教室就会热闹非凡。班级教师如果提前做好了准备,做好了以下工作,那么班级各项工作就会更加有序。
1. 建立第一好印象
² 开学第一天,教师应建立良好的专业形象。穿着打扮力求端庄大方,穿统一园服,淡妆、热情的迎接幼儿与家长。
² 在表现幼儿教师的朝气和亲和力之外,还要显示出专业能力。在面对家长的询问,应有条理的回答问题,(预先有准备)展现专业素养,给家长和幼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 微笑着迎接幼儿
² 教师应面带微笑,让人感觉温暖和亲切。将幼儿从家长手中接过来,跟幼儿做简短而亲切的交谈,大略了解他的情况,然后牵着他的手进入教室,带领他认识自己的储物格,将自己的个人物品放入其中,将室内玩具提供给幼儿进行选择。等大部分幼儿到齐,即可集中起来做简单的自我介绍。
3. 师幼自我介绍
² 教师在幼儿面前,先做简短的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姓名、也可寻找一些跟幼儿的共同点,引起幼儿的亲近感。再请幼儿介绍自己,让大家互相认识,除了名字,最好再加上喜好等。
² 教师在这里最好设计一些有趣互相认识的活动,如点名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小动物找朋友等,促进幼儿对班级和同伴的安全与熟悉感。
4. 安排幼儿座位
² 开学初幼儿可以是以排排坐为原则,等常规建立后再依据教学需要变换座位形态。在安排座位时,注意桌椅配合幼儿的身高、胖瘦,桌子和椅子的高度要配合。
² 教师可给新来的小年段幼儿安排固定的坐位,并在每个幼儿的椅子上贴上小动物图案或是自己的照片,帮助幼儿对“号”入座。 当天来几个幼儿,活动室里就放几张椅子,这样幼儿的人数就一目了然。
5. 向幼儿介绍使用的设施
² 开学第一天,如果幼儿还不熟悉园内的设施,一定要引导幼儿去认识一些重要场所。比如:园内游戏场所、有沙坑、滑梯等;教室中有鞋柜、水杯架、毛巾架、盥洗室等。
² 使用前教师先向幼儿说明及示范使用方法,告诉幼儿鞋子怎么摆放;家里带来的书、玩具、书包等放在哪里;哪里可以喝水;哪里可以上厕所;垃圾丢在哪里等。帮助幼儿早日习惯园内环境。
6. 整理教室
² 在开学的第一天,跟幼儿一起整理教室(中、大班的幼儿)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让幼儿用自己的作品装饰自己的环境,跟教师一起清洁自己活动的地方,会让幼儿对新环境产生安全感。
7. 实施安全教育
² 开学第一天,一切尚未步入轨道,此时对幼儿的安全要格外注意。比如班级安全、饮食安全、器械安全等,要考虑的地方有很多,教师应随时随地指导幼儿哪些是应注意的地方。同时,保证幼儿在自己的视线范围之内,及时发现异常动向。
n 特别要做到以下六注意:
一注意,清点人数:
² 小班以下的幼儿缺乏集体意识,常常表现得比较“自由”,因此,老师要尽量让幼儿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及时清点人数,以防走失。
二注意,检查穿戴:
² 小班以下的幼儿身体抵抗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需要老师细心照顾。老师可经常检查幼儿的穿戴,不要让他们肚脐露在外面,以免着凉。
² 每次入厕后老师都要帮助幼儿整理好衣裤,以方便活动,避免因穿戴问题摔跤和磕碰。
三注意,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
² 有的幼儿经常会独占玩具或爱抢占别人的玩具,稍不如意便会攻击别人,为此老师可多准备几种玩具,也可以每种玩具多备几份,以减少幼儿为抢玩具而发生意外。
² 有的幼儿常常抓人、咬人,老师可合理安排他们的坐位,自由活动时老师尽量离这些幼儿近些,并经常检查他们的指甲,避免伤及其他小朋友。
四注意,晨间接待和离园环节:
² 这个时段,老师的站位很重要,最好站在既靠近门口又能通观全局的位置。老师既要和个别家长、幼儿交流,还要随时观察其他幼儿的动向。
五注意,入厕环节:
² 幼儿入厕常因推挤发生磕碰事件,老师可以在便池旁画上一双双小脚印,会有效减少推挤、磕碰现象。
六预防,户外活动环节:
² 幼儿一到户外很容易分散注意,所以老师要加强管理。头几次玩大型玩具时,老师要教会和选择功能单一的。如大象滑梯等,适合刚刚入园的幼儿一个跟着一个玩,也便于老师管理。
8. 妥善处置分离焦虑
² 小年龄段幼儿的分离焦虑现象(甚至是中、大班的幼儿,也可能因为经历了一个假期,面对新的环境,也有些焦虑不安的现象)这是需要教师事先做好思想准备的。
² 幼儿情绪容易传染,教师要多些策略专业幼儿的注意力。
总之,开学第一天可能状况百出,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也可能平静无波,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假设可能发生的状况,做好预防措施。开学第一天的忙碌,如果预防在先一定会让教师更加从容,班级更加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