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细则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2-01 22:37:26
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细则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保障幼儿安全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  晨间接待

 (一)教师工作内容

1. 摆放毛巾

2. 接待幼儿入园

3. 做好班上的晨检工作

4. 春、夏、秋季带领幼儿做早操。

5. 细心与家长交接幼儿衣物、药品。

工作要求:
1. 7: 25准时到岗。热情接待幼儿和家长,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指导幼儿认真、有序的做事。(将自己的衣物叠放整齐、搬椅子、盥洗、玩玩具。)
2. 有重点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对幼儿健康、情绪等进行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做好个别幼儿工作。认真询问幼儿带药和服药的情况。
3. 合理安排好孩子的晨间活动。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晨间接待只顾与个别家长交流,忽视接待来园幼儿,没能对每一名幼儿都给予微笑、问好和回应。
2. 只顾接待来园幼儿,忽视教室内游戏的幼儿。
3. 晨间游戏组织不科学合理,幼儿没有兴趣。
4. 晨间不够细致,不能发现幼儿在外貌、情绪、健康等方面的异常
情况。

5. 不坚持幼儿园的各项相关规定(如需要隔离的幼儿、需要进一步排查的幼儿不能入园,服药幼儿要写服药记录等),或没有认真检查幼儿的晨检牌,不能够确定幼儿是否经过了保健医的晨检。

6. 没有认真核查幼儿带来的药品或弄不清楚幼儿的药品。

(二)保育员工作内容

1. 开窗通风、备足幼儿饮用水。

2. 做好室内、睡眠室的大面卫生。

3. 协助教师接待幼儿来园,组织幼儿皇洗。

4. 配合教师组织好早操,注意安全。

工作要求:

1. 7: 25准时到岗。开窗通风注意室温。

2. 室内卫生包括:水杯格、餐桌、饮水桶、门把手、玩具柜、窗台、

窗棱、门棱、暖气柜、写字台、毛巾架、台面等一切孩子能摸到的地方,要求擦拭干净无尘土。擦拭整理幼儿衣柜。

3. 配合老师做好接待工作,仪表整洁、大方。提示、检查幼儿盥洗提示幼儿搬椅子游戏。

4. 在一日工作中,不留长指甲或带容易挫伤幼儿皮肤的饰物。动作要轻柔,语言和蔼可亲。

5. 接触幼儿饮食、饮水前要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没有每天坚持按相关要求用消毒水进行擦拭,或是如有特殊情况,

晨检没进行擦拭的也没有利用其它环节的空余时间将此项工作完成。

2. 分餐的时候因忙而忘记穿分餐服、戴分餐帽。或是戴帽子没有将头发都塞进帽子里。

3. 晨检开窗忘记关窗,幼儿游戏时室内温度偏低,尤其是在冬季。

4. 没有与带班老师相互配合,相互补位,出现视线死角,没能保证视线不离开每一-名幼儿(一名教师站在门口,还有一位教师应随时补位)。

 5. 佩戴容易刮伤幼儿的饰物。

6. 只是用语言提示幼儿整理衣裤或是便后整理衣服,缺少亲自观察和检查幼儿的完成情况。

7. 冬季幼儿擦手环节容易忽视,幼儿没有按正确方法擦手导致皴手。

8. 有时会因忙其他事,而忽略卫生间正在大便或做事的幼儿。

9. 幼儿如厕后没有提醒幼儿便后冲厕,或是没有及时清理卫生间地面,或是前一天没有对卫生间进行消毒冲刷,导致卫生间有异味、便池不清洁等。

. 盥洗及进餐

(一) 教师工作内容

1. 指导幼儿如厕、盥洗、早餐。

2. 进餐护理。

3. 教师清点水杯、毛巾数和晨检牌。

4. 清除台面、地面滴落的水渍。

工作要求:

1. 培养幼儿养成先大小便后洗手的习惯。有序地排队如厕,便后主动冲厕。春、秋、冬季提示幼儿将内衣塞进裤子内。同伴间相互关心、谦让、团结。

2. 幼儿洗手前教师检查热水器的水温。

3. 饭前便后随时提示幼儿用正确的方法洗(洗手六部法)擦手( 摘毛巾摊开擦手),春、秋、冬季抹护手油,不皴手。指导幼儿将内衣塞进裤子里,放好袖口。教育幼儿注意节约用水和肥皂,保持盥洗室地面的干爽整洁。

4.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饭菜搭配、干稀搭配,进餐

时保持安静。

5.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文明进餐,饭后擦嘴漱口( 提示幼儿接少

半杯水、闭嘴漱口)。

6. 餐后按照要求将餐具摆放整齐。

客易出现的问题:

1. 教师认为进餐是保育员的事,缺少保中有教、教中有保的意识,

没有观察、关注幼儿的进餐情况,忽视进餐环节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2.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餐时总是嘴里不停地说培养目标,而没有观察到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不具有针对性。

3.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餐时来回在幼儿中穿梭,与保育员站位配合不好,不能保证每一名幼儿都在教师的视线和关注范围内,同时也容易造成幼儿进餐时注意力分散。

(二) 保育员工作内容

1. 根据季节变化注意饮、用水的温度。

2. 餐前准备和分发食物工作。

3. 照顾盥洗回来的幼儿安静入座进餐。

4. 进餐护理。

5. 及时传送餐用具。

工作要求:

1. 做好餐前准备工作。保育员衣着要规范。按要求做好餐前的消毒:

规范操作:清一消一清,第二遍消毒液洗消净(1 : 200) 擦拭餐台桌面。

准备工作动作要轻,爱护公物,注意身教。各种餐用品摆放整齐,注意加盖保温和防尘。

2. 根据日常幼儿进食量及当日幼儿的身体状况分发食物。

3. 发现幼儿有问题时及时向带班老师反映沟通,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解决问题。

4. 保证幼儿的进食量,提醒幼儿细嚼慢咽、干稀搭配、少盛多添。每餐不少于20分钟。及时添加主副食,照顾病后及吃饭慢、体弱、体胖等幼儿的进餐。发现饮食中的问题及时向反馈。

5. 幼儿进餐时要专心照顾幼儿进餐,不做其他事情。

6. 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和筷子。

7. 提示幼儿做好餐后个人卫生。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应关注幼儿进餐情况,给予适宜指导,既不能催饭,也不能由着幼儿慢慢得吃,用适宜的方法鼓励幼儿集中注意吃饭。

2. 幼儿没吃完饭前不能给碗里添汤。

3. 对幼儿的进餐量和分餐量要做到心中有数。

4. 心中欠缺目标意识,忽视对幼儿进餐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 区域游戏活动

(一) 教师工作内容:

组织指导游戏区活动

工作要求:

1. 投放丰富、安全、适宜幼儿操作和使用、能兼顾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材料,将近期教育目标物化在材料中,注重在活动中使幼儿得到发展,具有正确的发展观和游戏观。

2. 参与幼儿游戏活动,在活动中观察、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

3. 教育幼儿学会向成人表达自己的意愿。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游戏材料单一、不够丰富或长期无变化,幼儿对游戏活动无兴趣,

被动游戏。

2. 教师不会观察幼儿的游戏、不知道该观察什么,发现问题不知如何与幼儿互动,支持幼儿继续深化游戏。

3. 忽视培养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及收放玩具的良好习惯。

(二) 保育员工作内容

协助教师做好活动区的准备工作。在幼儿全部参与到活动中后:

1. 餐后整理和消毒工作。

2. 登记幼儿人数和服药情况。

3. 清洁区卫生。

4. 参与活动区活动。

工作要求:

1. 了解活动区的内容根据需要准备好游戏材料、配合组织活动。

2. 餐后整理、清洗、消毒要规范及时,轻拿轻放、爱护公物、注意身教、不影响幼儿的活动。先清理(餐具、餐桌、地面等,清扫、擦拭地面时注意避让幼儿),后清洗,抹布清洗要透亮,无油渍、菜渍,消毒时注意区分摆放。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卫生工作结束后不参加区域游戏指导。

2. 收拾材料时过于专注环境的整洁有序,因此幼儿的一些游戏作品、

成果被成人化的判断好或不好,展示或丢掉。

3.参与幼儿游戏少,往往容易充当指挥者。

. 户外活动

(一)教师工作内容:

指导幼儿开展户外活动。

工作要求:

1. 培养幼儿良好的安全意识,提示幼儿上下楼梯注意安全。

2. 有目的地组织开展户外活动,活动材料丰富,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活动内容有趣,能够吸引幼儿。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时间,做到动静交替,活动量、密度适宜。

3. 关注幼儿的情绪和身体状况,做好幼儿的卫生保健和安全护理工作 (有汗及时擦、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游戏时的安全教育)。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教师组织活动欠缺计划性和目的性。

2. 组织活动中过于追求挑战性而忽视对幼儿的安全保护。

3. 组织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时间安排不合理。

4. 欠缺对幼儿运动量、运动能力的关注和调整。

5. 欠缺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保育员工作内容

跟随幼儿到户外并参与到活动之中。

工作要求:

1. 巡视户外活动场地有无安全隐患。及时清除不安全因素。视线不离开孩子,保护幼儿安全,随时检查幼儿衣服鞋带是否整齐,对个别运动量过大或过小的幼儿给予及时调整与指导。

2. 根据天气变化为幼儿适当增减衣服。

3. 协助教师组织好集体活动,兼顾对个别幼儿的照顾(体弱有病、不

能参与到集体活动中的幼儿、个性化突出的幼儿等)。

4. 收放户外体育活动材料。注意清点、检查有无损坏并放回原处。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配合教师组织活动不到位,或是站位不合理、或是配合不及时。

2. 欠缺在体育锻炼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对于户外分散游戏材料欠缺活动前的准备和检查。

. 教学活动

(一) 教师工作内容:

教师组织教学活动

工作要求:

1. 按计划组织开展教学活动。

2. 提供的材料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手段开展学习活动。

3.掌握合理的教学活动时间。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没能体现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存在说教形式。

2. 对于活动时间把握不好,有时过长、有时又过短。

3. 组织教学活动欠缺计划性和目的性。

4. 欠缺反思意识。

(二) 保育员工作内容

1.整理幼儿衣物。

2.加强配班,协助教师组织好教学活动。

工作要求:

1. 幼儿衣物叠放整齐。发现不洁衣物提醒家长及时清洗、更换。衣柜要清洁整齐。

2. 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合理安排好清洁卫生工作内容。

3. 协助教师纠正幼儿的坐姿、用笔姿势,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视力。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在教学活动时没有配班,只忙于搞卫生工作。

2. 配班不到位或配不到点上。

3. 忽视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

. 午餐

(一) 教师工作内容

1. 午餐护理。

2. 餐后散步。

3. 交接班工作。

工作要求:

1.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细嚼慢咽,饭菜搭配,进餐时保持安静。

2. 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文明进餐,饭后擦嘴漱口。

3. 餐后按照要求将餐具摆放到指定地点。

4. 照顾大多数吃完的幼儿,提醒幼儿在楼内安静地散步(饭后散步不

少于5分钟)。

5. 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脱衣服。

6. 认真、及时完成交接班记录。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对幼儿文明进餐习惯的培养不够重视,或是不知道具体的培养目标。

2. 幼儿餐后漱口或散步环节教师不能够全面兼顾到,有时会出现视线上的死角,存在安全隐患。

3. 因为忙而忽略对幼儿穿脱衣服及自理能力的培养,或是说教过多而缺少培养方法。

(二) 保育员工作内容

1. 进餐护理。

2. 餐后整理。

工作要求:

餐后整理:

1. 及时到位,动作要轻,不影响幼儿。

2. 先整理(餐具、餐桌、地面等,清扫、擦拭地面时注意避让幼儿),

后清洗,抹布清洗干净后,再进行热力消毒。

3. 盥洗室的清洁消毒。要求干净、干燥、无污渍、无异味。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因为后续工作多而容易出现催饭现象。

2. 餐后卫生整理工作欠缺条理性,出现忙乱现象。

3. 教师动作或声音过大。

4. 保教配合不默契导致出现视线上的死角。

. 午睡

(一) 教师工作内容

1. 与早班教师做交接班工作及记录。

2. 守护午睡。

3. 备好午点。

工作要求:

1. 提醒、督促幼儿睡前先如厕,照顾睡眠过程中如厕幼儿的健康和

安全。

2. 观察入睡幼儿的状况,纠正不正确的睡眠姿势,为幼儿创设舒适、

安静的睡眠环境。

3. 守睡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在寝室护理幼儿的午睡,不得空岗。遇有紧急突发事件能够沉着应对及时做出反应。

4. 提前准备好午点并注意防尘。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幼儿入睡前没有兼顾到每一名幼儿都睡前如厕。

2. 对于不爱午睡的幼儿在刚刚进入午睡时没有给予特别关注,影响其他幼儿不能很快入睡。

3. 幼儿午睡中欠缺巡视、观察发现午睡的情况,发生意外。

4. 教师过于集中注意备课或做教具,幼儿有问题没能及时发现。

5. 离开睡眠室,导致无人看护幼儿午睡。

. 起床

(一) 教师工作内容

1. 起床、午检。

2. 盥洗、午点。

工作要求:

1. 照顾幼儿起床,关注个别上下床有困难的幼儿。指导帮助幼儿逐步学会穿衣服。

2. 仔细观察每个幼儿起床后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为幼儿检查、整理衣服和梳理头发。

3. 提示幼儿先喝水后吃午点。照顾带药的幼儿按时按量服药。

4. 教育幼儿吃午点时将果皮纸屑扔到纸篓里。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忽视对幼儿起床后情绪、精神面貌的观察和掌握。

2. 忽视培养幼儿自己穿脱衣服的能力或是帮助过多而没有给孩子练习的机会。

3. 在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方面,欠缺灵活性和因时、因事而异的培养

方法。

4. 容易忽视对幼儿吃午点卫生习惯的培养。

(二) 保育员工作内容

1. 起床准备,餐桌消毒。

2. 协助教师组织幼儿盥洗、喝水、吃午点。

3. 准备好教学活动用品。

4. 整理、清扫床铺、清扫睡眠室卫生、墩地。

工作要求:

1. 在幼儿起床前完成餐桌的消毒工作。

2. 将被子反晾。

3. 指导照顾幼儿盥洗。

4. 等多数幼儿稳定后,做睡眠室卫生工作。

5. 正常天气帮助能力较差的幼儿穿衣服;在气温较低时,帮助幼儿穿

衣服(协助检查全体幼儿的衣服是否穿戴整齐,不露肚皮、脚踝、放好袖口)。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保教配合不默契容易出现视线上的死角。

2. 教师整理卫生工作动作慢,时间拖拉,影响幼儿下一环节活动。

. 离园环节

(一) 教师工作内容:

组织幼儿离园,进行离园活动

工作要求:

1. 热情主动地接待家长,与家长做好交接工作、针对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与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流(个别需要长谈的,在幼儿都接完后再进行)。

2. 陌生人来接时,要问明情况,严防幼儿走失现象的发生。

3. 做好本班离园后的安全检查工作。

容易出现的问题:

1. 离园前没有稳定好幼儿情绪,出现离园时幼儿过于兴奋,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2. 与家长交流的同时关照好未离园的幼儿,避免幼儿在室内打闹。

3. 幼儿离园后,教师应做好班级断电等安全检查工作才可下班离园。

(二) 保育员工作内容

1. 餐后整理、盥洗室清理消毒。

2. 配合教师组织幼儿离园。

3. 完成必要的卫生工作。

4. 做好最后的整理工作。

5.检查电源门窗是否关好。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