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教师如何组织开展家委会的工作

所属分类:活动和游戏方案 发布时间:2024-11-20 22:30:01
教师在组织家委会工作时,应确保沟通的真诚性,建立信任,并通过共同的目标和活动,促进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教师与家委会成员互动时注重交流艺术

1. 礼多不怪教师在跟家长交流时注重礼貌礼节,尽

量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要站在家长的角度上去思考、说话,请家长做事前要先想到家长可能的不便之处是什么。

2. 注意称谓不要小看教师对家长的称谓,不同的称

谓给家长的感受是不同的,教师要从自己对家长的称谓上,让他们感受到班级是一个“家”教师和他们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共同体。

发挥家委会的互动性

1. 不要包揽或替代家委会工作教师在与家委会成员互动时,将主题和重点交代清楚即可,至于什么人做什么,怎么做大可不必操心。否则的话,教师会将家委会成员的思维和手脚束缚住,他们自身的优势和想法也无法发挥。这样教师很累,家长也累。

2. 要让家委会成员明白自己是班级管理的主人之一

教师要充分宣传家园共同管理班级的理念,在家委会上向家长“示弱”说明离了大家教师的工作就无法做了。

充分肯定家委会成员的成绩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做的事情被他人承认和认可。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位家长在班级工作中付出的辛苦和热情,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表扬。

创造机会让家委会成员的孩子得到发展

家委会成员为班里做的每一件事情,教师要引导他们看到这些事情背后的价值,对他们孩子发展的促进作用

重视幼儿园和教师在家委会工作中的引领作用

1. 事先要沟通在组织全体家长大会之前,教师应在前一天打电话告知家委会成员或者请他们来园告诉他们会议主题等内容。

2. 坚持原则虽然每次由家长负责组织家委会成员开会,单教师要尽量参加每一次的讨论和活动。家长毕竟不是幼儿教育专家,他们对于孩子特点不是很熟悉,难免会考虑不周全,这就需要教师的干预和把关。

3. 要引发思考当家委会成员中出现不同意见争持不下去时,教师作为平等方参与其中,引发他们深入讨论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参与不是凌驾于家委会之上,而是用一种平等、平和的态度引导家长,促进他们换位思考,从他人和多个角度出发来设计活动,从而保证全体家长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4. 适时主导教师要对于每位家委会成员的优势和不足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有所了解,适时适度地进行干预介入。特别是当家委会工作安排不下去时,教师要主动介入,而且要让家长发现参与家委会工作后能推进自己孩子发展。

5. 全程都参与教师和园长始终要牢记,无论是班级家委会还是幼儿园的家委会都是在教师和园长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因此,教师和园长在放手让家委会承担某项任务或开展某个组织活动时,一定要全程参与。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