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召开家长会的要求
1. 教师开家长会时,要根据《指南》的精神和幼儿园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及根据本园教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求得家长的理解和认同,为今后更好的支持配合打好基础。
2. 教师开家长会时要注重自身仪表、语言及与家长的交流方式,对于孩子的的问题对事不对人,将问题更巧妙、更艺术的进行表达,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有利于家长更好的采纳和接受。
3. 开家长会前,教师要提前准备会议内容、发言稿及PPT。并通过教研的形式,一起探讨家长会内容、形式是否适合本班,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4. 召开班级家长会时,可选取其中一项内容请班里的青年教师向家长进行介绍,提高青年教师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她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青年教师开展家长工作的能力。
5. 园所管理层为能让年轻的班主任掌握和提高开家长会的能力,可请年轻的班主任旁听骨干教师召开的家长会;还可以请骨干教师针对“如何成功召开家长会”的经验方法进行讲解和培训,帮助年轻班主任掌握方法与技巧,尽快提升组织召开家长会的能力。
6. 为让父母都能亲自参与家长会,避免老人代替又传达不清楚家长会的内容,教师可以利用晚上或周末时间召开家长会,这样不仅幼儿父母都能参加,班级全体教师也能共同参与,各自分担其中一部分的组织内容,这样既锻炼了年轻教师,又能够让家长们对班中的每位教师都有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同时感受到老师们的认真与敬业。
二、幼儿园教师召开家长会小技巧
教师要经常进行研究,研讨召开家长会的方法和技巧,从中找到一些好的方法和形式。
技巧一:问卷调查
教师在召开家长会前一周,可以设计相应的问卷,向家长征集一些问题,例如,你觉得您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着哪些困惑等。然后教师及时将问卷的情况进行小结梳理,统计出问卷中体现出来的相对密集的问题,以便在家长会中进行解答或研讨。问卷调查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全体家长不同的需求,为解决家长实际需求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
技巧二:家长访谈
教师可以通过访问的形式,采用随机访谈、面谈的形式向家长询问有关家长会中家长需要了解的一些内容。访谈的对象应该具有普遍性、针对性、特殊性,即教师要承认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性,并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家庭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以便了解班上家庭的普遍问题。
技巧三: 关注个别家长
教师要密切关注家长平常的话题,特别要关注那些平时不能够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活动的家长,多与家长交流,寻找相关信息,收集话题资源,以他们为突破口,力求解决家长的实际困惑和问题。
技巧四:充分挖掘家长资源
在我们接触的家长当中,有的家长是教师、是医生,很多家长对于育儿方面的经验,可能比我们青年教师要丰富。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家长的资源,请他们在家长会上交流、分享育儿经验。如召开大班家长会,可请当小学教师的家长来讲讲幼小衔接话题。内容是针对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引起家长的共鸣,帮助家长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孩子从生理、心理上做好人小学的准备。
技巧五:为家长创造相互学习的机会
当家长遇到困惑,教师自己也没有能力解决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视而不见,否则就会削弱你在家长心中的地位。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把家长抛过来的球反抛给其他家长”,请其他家长来帮助你解决这个问题,使全体家长能够从这部分家长身上学到有用的育儿方法,从而有效地指导自己的孩子。
技巧六:利用小组讨论、分享,鼓励家长自主参与发挥优势
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家长会组织模式,创新形式来组织家长会。例如:让家长亲身参与,分组讨论,就像我们教研活动的形式,让家长们分成学习小组参与到主动学习中,亲身感受和体验孩子们的学习方法,理解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这样的分组形式氛围宽松,自由度大,家园共同有效地解决班中的实际问题。
技巧七: 以游戏为手段,为家长创设愉快轻松的交流氛围
以往我们在开展家长会的时候,很少有家长会主动参与发言或提一些建议。其实很多家长在育儿方面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可是很多时候家长都觉得在全体家长面前发言很难为情。这个时候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家长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运用游戏来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避免家长有尴尬的心理表现。例如,可利用《抢椅子》、《击鼓传花》等游戏鼓励家长主动介绍自己准备的育儿经验、知识,这样家长介绍起来非常自然,避免了不必要的尴尬。这些传统的民间游戏,都是这些家长小时候玩过的十分熟悉的游戏,能够唤起家长的童心,让家长再次回到孩童时代来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由此给传统枯燥的家长会氛围增添了一抹轻松、一份快乐。
技巧八: 通过现场颁奖的方式,激励家长参与班级工作
在开家长会时,有些老师容易以一种命令式的口吻对家长提出一些需要配合的工作,这种领导者的语气很难博得家长的认可与配合。教师不妨换一种方式, 对于那些平常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的家长及幼儿要及时地给予鼓励,特别在家长会上运用颁奖的形式,让他们感受到他们为班级所付出的劳动得到老师、家长的认可,以此来鼓励家长参与班级各项工作。
技巧九: 吸纳家长的反馈意见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可以通过再次问卷的形式,例如,请家长说说这次家长会上的收获以及对于本次活动存在的不足提一些建议等,来了解家长会是否成功,家长是否满意。从而发现问题,以提高今后家长会的质量,也能够使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于家长会工作十分重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家长,达到引起家长共鸣的效果。
在家长会上,要让家长感到老师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 包容每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发展的目的与家长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地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家长自然就会信任老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主动配合支持教师的工作,那么这样的家长会才是促进班级工作全面开展、促进全体幼儿健康发展的家长会。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