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有10大组织形式,下面我们一一了解哪10大组织形式
1. 讲授说理式:
由教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选择合适的主题,直接讲授。适合的家长群体:文化水平比较高的家长。适合主题:理论性、专业性和知识性比较强的内容,比如关于孩子的学习、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的介绍。优点:系统连贯,一气呵成,比较好备课,不用过多地组织教学。难点:如何吸引家长,不让家长感到索然无味,满堂灌。关键点:目的明确,条理清晰,观点科学,措施得当。对教师的要求:需要有较深厚的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和理论素养。
2. 互动演练式:
教师选择适当的案例,由家长扮演其中的角色,体会其中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达到教育效果。适合家长群体:全体家长。适合主题:活动性非常强,适合多数家长都共同关心的问题。比如:心理与行为矫正方面的内容。给出一个案例,让家长扮演里面的角色,体会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把书中的案例变成活动的短剧。优点:生动活泼,容易引起家长的共鸣。难点:课堂不可控因素太多,活动的设计不太容易,家长的配合程度很难预料。可能会缺少连贯性,活动不对主题。关键点:形式和目的的守美统一。对教师的要求:控场和应变能力强,逻辑性强。实施建议:提前跟家长打好招呼,让家长看案例,并请求家长在课堂上支持帮助自己,平时要与家长多交朋友。
3. 案例剖析式:
适合全体家长。选择一个案例,细致解剖,深入分析,可以结合练习。适合所有主题。优点:故事导入,引人入胜,一个真实的故事胜过大篇说教。难点:案例的选择(不能以偏带全)和深入恰当的分析。关键点:从个案中层层分析出普通而深刻的道理,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教师的要求:全方位多角度分析案例的能力。
4. 采访对话式:
对于成功者或各种观点者的采访,类似电视访谈和采访节目。适合的家长群体: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群体。适合主题:家长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和话题。优点:家长的参与程度高,充分运用家长的教育资源。难点:对话设计、家长准备工作和熟练程度。关键点:从对不同家长的采访中推出不同的观点并据此进行分析,得出科学家的结论和观点。对教师的要求:对采访对象、主题的熟悉和理解程度,与家长的准备工作,较强的语言能力。
5. 现身说法式:
要跟优秀家长、或者需要教育的家长要事先沟通好,在课堂上针对某部分内容宣讲。适合的家长群体:文化程度中上的家长。适合主题:家长最感困惑的话题。优点:真实感人,距离感低,使家长感觉比较容易复制。难点:对家长的语言、语态和观点的把握,避免经验性不强,科学性不够,趣味性不够等情况的出现。关键点:家长的配合,事例和经验的典型性和科学性。对教师的要求:发现优秀家长,并跟踪辅导他们,帮助他们写出好的讲稿。实施建议:选择合适的家长,提前与家长沟通,事后要对这些家长表示感谢。
6. 亲子互动式:
家长带着孩子,共同参加亲子课堂,进行亲子之间的交流、沟通或其它活动。适合的家长群体:所有家长。适合主题:感恩教育、生命教育、爱的教育等方面的主题。优点:真实生动、感人至深,令人回味。难点:现场不可控因素较多。关键点:调节家长和孩子情绪情感的手段。对教师的要求:语言优美,对生命和爱的理解深刻,亲和力强。实施建议:请学生参与到家长课堂中来,把书中的案例搬到课堂中来演练。提前让学生进行排练,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教师起到导演、指导的作用,同时教师也是分享体验者,是专家。
7. 激情演讲式:
由教师演讲。适合的家长群体:所有家长。适合主题:动情说理,发人深省的话题。优点:激情感人,呼唤性强。难点:正确处理空洞说教的翔实科学之间的关系。关键点:论点和论据的完美结合,高度统一。对教师的要求:较高的演讲水平,成熟的演讲风格,一定程度的亲和力。
8. 正反辩论式:
针对某些观点和案例,征求家长的意见,现场组成两波家长进行辩论,一定要以理服人。适合的家长群体:所有家长。适合主题:观点冲突比较激烈的主题。优点:在辩论中明理,容易说服家长。难点:两方阵营的组织。关键点:让每一方的观点都鲜明对立,并且都有充足的论据来支持。对教师的要求:事先准备充分的论据来帮助各方家长。教学设计建议:可以选择两组家长,每组3至5人,组成辩论小组,教师当主持人,让双方出示观点,唇枪舌剑,剩下的家长听,最后投票给正方和反方。
9. 教材导读式:
教师带领家长通读教材的某一部分,可以让家长谈体会。适合的家长群体:文化程度不高、读书不多的家长。适合主题:所有主题。优点:容易控制课堂,可以引导农村家长深入系统地读书非常有好处。难点:如何提高家长的阅读兴趣,并让家长通过阅读学到了理论和方法。关键点:导读方式和问题的设计,各教学环节的衔接。对教师的要求: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家长的文化程度和教育困惑。教学设计建议:类似电视台的读书节目,边提出问题,边引导读书,从书中找到答案,请家长对答案进行解释,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案便于家长理解。最后让家长明白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类问题该怎么办。
10. 我问你答式(家长互助式):
现场问问题让家长回答,或者让家长提问老师回答,或者家长提问题,家长回答。适合的家长群体:所有家长。适合主题:家长普遍遇到的教育问题。优点:现场提问,现场解答,速战速决,促进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帮助。难点:当场能否解决家长的问题。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事先对想提问的家长有所了解,对他们提的问题有所准备,长选择好可以解答这个问题的家长,以便现场可以很好的呼应起来。教学设计建议:教师请几个家长讲述自己的问题,请现场家长帮着出主意,老师可以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