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长会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幼儿园与家长在孩子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及教育措施上是否达成一致,是否能实现家园共育,所以,对家长会进行正确的评价非常重要。
一、家长会评价的主体
家长会的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管理者(如园长、幼教行政部门等)和家长。《纲要》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
家长会活动的评价者是由家长、教师、园长、幼教管理者等共同组成的,教育团体的全部成员直接和间接地参与了评价活动,初步形成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幼儿园能从不同的渠道获取各种信息,改变了过去以园长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的现象,使评价过程成为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逐步走上了教育过程民主化、人性化的发展之路。
(一) 教师自评
《纲要》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
(二) 管理者评价
园长是家长会活动的评价者。园长既要能从活动前的计划制订、准备工作、环境布置来评价教师,又要从活动中的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以及活动的组织实施情况来评价教师。
园长不仅要能采用观察法,对教师在活动中的各个行为进行评价,还要能通过谈话法、对教师在活动前、活动后的方案、计划、准备以及实施、反思等资料进行评价。要重视质性评价,而不是量化评价,要使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家长会的过程。此外,还要善于根据家长的参与情况来评价教师。
(三)家长评价
家长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投资人,有权利对家长会活动进行评价;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教师,有义务对家长会活动进行评价。教师应吸引更多的家长参与到评价中来,以增进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了解,形成家园教育的合力。
家长参与评价,是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要及时了解和反思家长对家长会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对幼儿园家长会的不同看法,依次促进教师组织家长会技能的提升。
二、家长会评价内容
对家长会活动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活动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家长会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不足,为今后的家长会的开展积累经验。因此,评价的内容需关注客观性和全面性。
(一)关注家长会内容
教师制定的家长会内容,直接影响家长会的效果。内容是不是家长想了解和关心的,决定着家长在家长会中参与的状态。所以,教师要深入了解家长的需求,制定家长感兴趣、喜欢参与讨论和互动的内容,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师开展家长会的目的。
(二)关注活动形式
在对家长会活动进行评价时,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观念,拓展家长会的活动范畴,向家长展现创新的、丰富多彩的家长会形式。这不仅可以使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幼儿在园生活,也有利于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与价值观,走上科学育儿的轨道。同时,家长可以借鉴教师的教育方法和形式,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的意志和情感。
(三)关注教师的组织行为
在评价家长会活动时,要注意教师的组织行为。教师作为家长会活动的组织与引导者,应全身心投入,注重对活动全程与家长个体的观察与互动,注重体现自身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身份。
教师们应认真、积极地进行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从方案制定到会议准备,再到班级教师各自工作内容的分工,都体现了教师对自身工作的深入、细致、周到的思考与理解。
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家长的兴趣、需要,设计各种开放性活动内容,为家长提供与教师共同探讨、体验、发现、记录的支持性机会,为家长的积极参与的主体活动提供保障。
(四)关注教师与家长的互动行为
幼儿园家长会是教师与家长沟通、合作、分享的坚实平台,是促进教师与家长实施家园共育的重要形式。教师和家长应该是一个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的的学习共同体,家长在这个共同体中也应该获得不断的成长与发展,获得更多的教育幼儿的理论、经验、方法等。因此,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师应该更多地探索适合家长参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具体的家长会过程中,设计便于家长参与的内容和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度。
(五)关注家长参与活动的状态
作为家长,都很关注自己孩子的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家长在家长会中的状态及表现,影响着家长会的质量,更影响着家园共育的成效。
所以,教师应关注家长参与活动的状态,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调整组织方式及形式,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家长会的积极性,同时在开始前要充分了解家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以及他们的需求与想法,并进行适时的沟通与交流,确保家长会的效果。
三、家长会评价方法
家长会结束后,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问卷、观察、分析、谈话等方法,对整个活动进行反思与评价。
(一) 问卷法
问卷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家长会的评价也可以通过问卷法,初步了解教师,园长、家长对家长会活动的基本看法和具体做法。
采用问卷法时,不要求评价者填写姓名,而只要求他们回答问题,能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如实地回答各个问题。每个评价者得到的问卷都是相同的,受到的影响也是相同的,这样就能减少调查资料中的误差,真实地反映评价者的情况。问卷调查所得到的资料易于转换成数字,便于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而且问卷可以在同一时间发放给许多评价者,能节省评价的时间和人力。
(二) 观察法
观察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独特的收集信息的方法。通过对家长会进行感知后再评价,有助于深入了解家长会活动的实际情况。
通过观察,可以直接了解整个家长会活动的现场情况,感受当时当地的情景和气氛,获得第一手资料,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对观察对象的干扰比较少。这样不仅可以对使用语言文字容易沟通的对象进行观察,也可以对使用语言文字难于沟通的对象进行观察,甚至还可以边观察、边录音或边录像,获得详细、可靠的视听资料,为客观地评价家长会提供依据。
幼儿园和教师应就具体的家长会活动制定观察,记录和评价指标,并就具体的观察指标、评价标准在活动前对家长开展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活动。
比如,幼儿园可以把相关的评价材料和评价内容发到家长群,事先让家长明确家长会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这些评价指标明确家长会应如何参与等。
(三) 分析法
分析法,是指从幼儿园获取与家长会有关的任何形式的信息,来评析家长会的组织情况。
这些信息包括:园长有关家长会的计划,教师有关家长会活动的方案,家长有关家长会活动邀请函、签到、问卷调查等资料。
(四) 谈话法
淡话法是幼儿教育研究中最普遍的收集资料的方法,通过交谈,可以深入了解家长会的基本情况。
采用谈话法,是因为它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1. 可靠性:当访问对象对访问者提出的问题不理解时,访问者
可以立即解释:当访问对象对问题的回答不完全时,访问者
可以及时追问。
2. 丰富性:访问者与访问对象的相互作用,能够获得大量而深
刻的资料。
3. 个体性:访问者与访问对象的互动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访问者的人际交往能力、访问技巧和对访问过程的有效控制程度。
4. 广泛性:既可以对文化水平较高的访问对象进行访谈,也可
以对文化水平较低的访问对象进行访谈。
总之,幼儿园可以制定一系列完整的家长会的评价体系,重视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既要有供家长使用的操作性很强的简明扼整的指标,也要有供教师使用的理论性较强的评价指标。通过建立完善的家长会评价机制,促进教师的组织家长会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使家长会真正起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