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错误的家庭沟通模式都有哪些
1. 回避责任
“我在外面上班累死累活,你却在学校里不知道好好学习。”这样的话,想必很多家长都说过。透过这样的“情感威胁”,家长把孩子置于道德低谷的位置,此时,无论孩子说什么都是错了,唯有听从父母的话,才看起来像样。家长此时通过情感威胁的手段,让孩子不再有思考和反应的余地,只能乖乖地顺服,家长在这场对话里没有任何的责任,所有的错误都是因为孩子的不乖、不听话。
2. 比较和威胁
“你现在还有理了?你也不知道努努力,整天就知道玩!”这种说话应该也是许多家长都会经历到的。有人说,比较是中国家长最恐怖的核武器。这种比较的沟通方式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不但如此,在比较的时候孩子一旦回嘴,对家长说一下自己的道理。家长就会特别强势地说,“回家去呆着!”这种话,家长还特别喜欢在公众场合中,表现自己作为家长的权威。
3. 棍棒底下出孝子
家长对于传统的沟通方式不加辨别,就拿来当作自己的武器,比如这句“棍棒底下出孝子”。家长可以把“虐待孩童”的事实以一种看似合理的方式改变,这就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曾经看到过马戏团的人怎么训练山羊,让羊在平衡木上,山羊不往前走就给一鞭子,即便山羊腿抖得不得了,为了避免挨鞭子,还是极力地往前走。看到山羊的辛苦,家长是否见到自己教育孩子的缩影。
4. 冷暴力
孩子从学校回来会有很多的事情想要和自己的父母讲,作为家长,在外面工作辛苦一天,也想有自己的空间,于是就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家长不搭理孩子。无论孩子多么兴奋地和家长讲述自己的学校经历,家长都无动于衷。
这样的事情在单亲家庭中最容易出现,当然,现代家庭中的很多家长也不可避免地因为工作压力,沉迷网络游戏,下意识地造成对孩子的冷暴力。
这些家庭里面家长的冷暴力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感受是不重要的。
二、怎么调整家庭沟通模式
我们一般认为孩子沟通问题,问题都是出在孩子身上,这些往往带来更多的问题。调整家庭沟通,带来重大改变。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办法:
开放式的沟通方式是让家长的认识发生改变,这是一种认知上的重大变革,孩子开始觉得自己受到重要,自己是重要的,不再只是像家里的小猫小狗一样只是家长养在家里的一个动物。调整新的沟通方式让孩子可以说出自己的感受,家长可以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从小,孩子就被尊重,可以表达内心的想法,而不是被封闭、被压制。
1. 尊重孩子的个人想法
从小的方面来讲,小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继承,有哪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长成一个听话的机器?孩子不是天生就有想法的,是需要在沟通中锻炼的。比如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锻炼。
2. 鼓励孩子多多说话
八岁以前的孩子会说特别多的话,尤其是小女孩。这个时候的家长一定不要觉得烦不胜烦,制止自己的孩子说话,此时的小孩子还是思维形成期,若是屡次被家长制止,小孩子会怎么想,“我讲的东西并不重要”,接下来想到的就是,“我不重要”。
因此,在家里聊天时,尽量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要动不动就说“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鼓励孩子在聊天时说出自己的想法。
幸福的家庭中有一点确实是极其相似的,那就是家人之间有着良好的沟通,彼此之间的尊重,每个小孩子都可以在自己的家里畅所欲言,良好的沟通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