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家访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新入园幼儿进行的普遍家访,这种家访对于绝大多数幼儿园来说是家园共育中的一项常态工作。二是根据幼儿或家园共育中的某些特殊问题进行的个别家访。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境:新生入园,幼儿在屋里哭,家长在门外哭;或是幼儿情绪已经稳定,但家长还在门外紧张担心,不肯离去。可见,教师不仅有责任帮助幼儿减轻分离焦虑,同样,也有必要在幼儿入园前与家长进行深入地交流,帮助他们消除种种顾虑,还要向家长介绍幼儿入园前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由此可见家访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看看家访前要做什么
01)熟悉登记表中的幼儿信息、家庭信息。
02)电话预约家长安排家访时间。
03)制定家访日程与路线。
04)制定家访提问大纲。
05)准备好家访需要带的物品(入园须知、幼儿园介绍、小礼物等)
06)换上适合自己教师身份的服装。
那么家访中要做什么?
1)亲切与家长和孩子打招呼。
2)询问家长孩子的基本信息。
3)通过聊天、游戏等形式与孩子亲近。
4)观察孩子,判断发展状况。
5)准备与家长交流时的记录工作。
6)与家长深入交流,了解孩子家庭状况。
7)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8)聆听家长的回应,判断其教育态度。
9)礼貌地与家长和孩子告别。
最后就是家访结束做什么
1)回忆、总结和分析家访的情况。
2)整理幼儿性格特点、发展水平、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
3)整理家长性格特点、教育态度,制定家长工作方案。
我们在来说说家访的礼仪:
1. 进门前将手机调整到振动档,以免干扰双方交流。
2. 做好个人衣服、头发、面容、等卫生清洁工作。
3. 服饰大方、干净、整洁、要穿有领子和袖子的衣服,
领口不宜过低、衣料不宜过薄,不穿超短裙,鞋子要方便穿脱。
4. 自备饮用水。
5. 家访前准备一次性鞋套(或者幼儿园的布鞋套),
进到幼儿家门前先换换好自己带来的鞋套。
6. 家访时间不宜过久,了解幼儿情况与建立初步的接
触后,就可以离开,最多不要超过1小时;
7. 尽量不要在幼儿家中上卫生间,避免给家长带去麻
烦。
8. 家访禁止收取家长给予的任何礼物。
为了让教师家访更加顺利,还有一些小策略讲给大家:
1. 提前准备,临场不慌
备时间:时间选择关系到家访的质量。家访前一定要和家长约好日期,也要考虑家长的职业和家庭因素,选择对双方都便利的时间点。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之间,就可以了。
备路线:出发前收集整理好要家访的地址,规划最便捷的路线,更省时省力。
备物品:准备鞋套、带好幼儿家庭地址、准备好笔和本子做家访记录。新生要带新生家访表、给宝宝的一封信、温馨提醒。
备对象:不同家长教育背景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自然对幼儿园和幼师们持有不同的见解。面对不同的对象,什么该说,什么不能说要心里有数。家访前对家长各方面情况做大致了解,谈话时才能掌握主动权。
备内容:家访之前把要和家长聊的内容列个提纲,也可以先告诉家长家访大概内容,做好心理准备。
备目的: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解决什么困难?为家园沟通带来哪些改变?这些问题都要提前考虑周全,免得到了家长面前慌乱不知所措。
在家访中如果遇到护犊心切,家长不配合的情况怎么办?
大部分家长对老师的登门拜访还是很欢迎的。但我们偶尔也会遇到特别排斥老师上门的家长。这样的情况一般出现在非新生家访中。在园里免不了有些孩子调皮捣蛋、任性打架的。老师除了耐心教导之外,更想了解孩子暴力习惯养成的背后原因,方便快速纠正幼儿行为。这时候来一次家访就十分必要了。可有些家长却意识不到问题。
在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没有缺点的,即使暴力一点也正常,根本意识不到问题所在。对于这样的情况,幼师应该注意改变沟通方式。可以采取“促膝长谈”的方法慢慢打开家长的心扉。适当加长沟通时间,增加沟通细节,而不是简单的流程式家访。家长感受到老师诚心,自然就能听进我们的建议,而不是把老师当成“告状”的对象。
家长要求不合理,老师为难怎么办?
每年到新生家访的时候,好多老师都不自觉在心里打退堂鼓。原因是好多新生家长不了解幼儿园,第一次见面就提一堆让幼师为难的要求。
新生家访目的是了解每个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家长沟通好,给家长普及幼儿园各方面信息和理念。同时初上幼儿园也是对幼儿和家长的一次挑战。老师们要想办法让家长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对于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老师不要一口否决,伤了家长的心。多聊聊幼儿园上课情况,邀请家长带孩子到幼儿园体验一下课堂氛围。家长对幼儿园有了初步认知,就更容易理解老师的难处了。
教育理念不合,难以达成共识又怎么办?
教育理念差距大也是家长容易对幼儿园产生不满的根源之一。好多家长都爱用“学了几首儿歌、背会几首古诗”来衡量孩子在园里的学习成果。
幼儿园系统课程主要是培养孩子的逻辑、绘画、语言、社交等生活能力,“揠苗助长”式的教育百害无一利。幼师家访时要耐心给家长普及幼儿园教育理念,以及“过早小学化”的弊端。
最后就是家访中的注意事项了
1. 诚恳询问,认真回答:
2. 多鼓励,少指责:
3. 多启发,少论断:
4. 多互动、少片面:
家访是一种双向活动,要注意两方互动。幼师不随便指责幼儿过失,推脱责任;家长也不逃避问题,敷衍了事。对讨论的问题辩证看待,抓关键,以理服人。老师听取家长的意见,与他们达成共识,而不是各执一词,互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