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会 :幼小衔接的内容

所属分类:家长会资料集 发布时间:2025-02-27 06:25:01
幼小衔接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节点,那么,家长要如何做好科学的幼小衔接?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家长应清楚定位自己的角色;.2、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做好准备;3.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激发;4.帮孩子树立守时的时间观念;5.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阅读能力以及建立书写意识。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面对就要升入小学的孩子,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长,都离不开科学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幼小衔接的质量会影响幼儿是否能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为了帮助幼儿做好上小学学习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准备,也密切小学、幼儿园、家庭之间的配合,以共同做好对幼儿的教育指导。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家长应清楚定位自己的角色

家长可以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家长了,从而让自己的言行举止发生一些变化。同时,家长还可以从过来人那里获得相关的信息和经验教训等,比如主动向家有小学生的亲朋好友咨询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定位和心理感受等。

2.帮助孩子从心理上做好准备

家长要在孩子的心理上做好辅导工作,让孩子有个转变角色的心理准备。如开个家庭会议,”宣布“孩子从这一天起正式成为小学生,满满的仪式感也是建立孩子独立自主意识的基础。同时,家长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3.对小学生活向往的激发

一般说来,孩子到了六、七岁的年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都基本上具备了接受小学教育的条件。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孩子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集体。建议家长平时和孩子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

4.帮孩子树立守时的时间观念

面对小学严格的作息时间,很多一年级的孩子在起床、到校、上下课时间、作业时间等都出现了问题。所以,家长要利用机会和恰当的时间,培养孩子守时的观念,家长要言传身教,约定好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守时守信。

n 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孩子哪些能力呢?

可以从这几方面做起

1.培养学习兴趣

没有“趣”的事情很难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果缺乏指导,幼儿的兴趣就仍然停留在被动地由外界事物的表面特点所左右,不会产生较强的、持久的主动学习兴趣。因势利导,结合教学和日常生活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自己寻找答案,可以培养幼儿旺盛的求知欲、上进心和学习兴趣。 

2.培养阅读能力

提前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关键。幼儿园老师对孩子说话往往是非常形象的,常常是罗列和描述许多细节,但是到了小学,孩子要面对许多术语和比较概括的指令,由此可能产生不适应。提前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语感,增强理解能力。

3.建立书写意识

幼儿园不要求幼儿写字,但通过游戏和绘画活动培养写字所需要的基本素质或基本功。如坐姿和握笔姿势,空间、方位知觉能力,熟悉田字格和四线格,规范地画小圆形和横平竖直地画(写)直线能力等。一二年级的学生作业任务还是比较繁重的,没有书写的基本功,面对作业时,很多孩子会出现作业磨蹭的现象。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教师、家长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衔接准备。

相信在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的携手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够顺利、科学有序的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期!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