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要点提示
1.过渡环节是指在不同类型活动之间起转换连接作用的活动被称为过渡活动。
2.过渡环节是幼儿在幼儿园一目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幼儿一天中的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活动串联起来,是“一日生活皆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在过渡环节安排适宜的游戏可以使过渡自然灵活、衔接紧凑,使一日各活动之间的“缝隙”变得有序、有趣、有效、有意义。
二、过渡环节教师工作流程具体内容
1.了解过渡环节的特点
过渡环节能够给幼儿提供一个释放心理能量的空间,满足了幼儿身心活动节奏更替的需要,是发展幼儿自主选择、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稳定,有序的一日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过渡环节提供了进一步观察幼儿行为,思考和调整教育策略的机会。
2.制定过渡环节教育目标
1)能自主调节情绪状态,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2)对下一活动充满期待,能够愉快、有序地完成过渡环节的生活活动和准备工作。
3)在等待的时间里,能够自主选择喜欢的活动及同伴,积极主动与同伴、教师自然交流互动。
4)愿意帮助教师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乐意帮助有需要的同伴。
5)能够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逐步建构认知、情感体系。
3.做好过渡环节准备
1)根据每个过渡环节的特点设定适宜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2)提前做好发出过渡环节信号的准备、场地转换的准备,确保信号清晰、场地安全材料充足。
3)根据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制订场地、内容调整的应对计划,设想安抚幼儿情绪的策略。
4.确定教师职责站位
1)主班教师告知幼儿下一个活动的内容和场地,提前将幼儿带入下一个活动情境中,激发幼儿对下一个活动的期待,做好心理准备。
2)用固定的信号提示幼儿进入过渡环节,并以简洁、清晰的语言提醒幼儿过渡环节需完成的任务。
3)根据过渡环节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选择组织集体活动或让幼儿自主选择开展活动。确保过渡环节充满乐趣
4)配驻教师、保育员协助主班教师组织过渡环节,提醒并督促幼儿完成生活活动,快速进入下一个活动
5)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5.组织幼儿过渡环节
1)告知幼儿下一个活动的集合时间及地点,播放过渡环节音乐或发出固定信号,提醒幼儿完成本时段的生活活动(喝水、如厕、洗手等)和准备工作(整理穿戴、教玩具、材料等)
2)根据需要选择组织集体活动或幼儿自主的过渡活动。
² 集体游戏活动:可根据计划选择活动内容(阅读、儿歌、童谣、手指游戏、律动、谈话、歌唱、生活自理活动等)。
² 幼儿自主游戏;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等待的时间。
6.关注过渡环节中的幼儿
1)关注在过渡环节中无所事事的幼儿,给予及时引导及帮助
2)关注追逐、打阔的幼儿,及时制止有危险性的行为,帮助幼儿处理冲突,提醒幼儿在自由选择过渡活动的同时,应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7.过渡环节评价
1)评价教师组织过渡环节的内容是否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
2)评价过渡环节的形式是否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形式;
3)评价教师的组织方式和指导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及生理特点;
4)评价教师是否关注幼儿在过渡环节中的表现,发现教育契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