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时间:2020年11月11日星期三
二. 活动地点:大一班活动室、操场及功能室
三. 活动参加人员:35名幼儿及家长
四. 活动设计思路
进入大班下学期,家长和教师日常交流的内容与中班甚至大班上学期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更多的关注班级的教学内容是否与小学衔接,幼儿目前的发展状况是否能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等等。大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明显发展,他们平时经常会有意无意得谈到上小学的话题。因此,我们举行这次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以“我要上小学”为主题,激发孩子们进入小学学习的愿望,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情,为幼小衔接打基础。
五. 活动目标
1. 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配合要求,观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及方法。
2. 在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以及在幼小衔接方面家园达成一致。
六. 活动准备
1. 提前3天让孩子通知家长,在班级“家园联系栏”内张贴活动方案,告知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及具体要求。
2. 请家长指导孩子带好书包来园
七. 活动流程
晨间活动——生活活动——集中教学活动——户外亲子活动——专题讲座与交流
八. 活动过程
1. 晨间活动(8:00—8:50)
1) 晨间接待
² 教师与值日生一起热情的接待幼儿和家长,亲切的想幼儿和家长问好。
² 值日生检查幼儿是否带有危险品,提示幼儿脱外套、换鞋子、并摆好自己的书包。
²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
2) 晨间锻炼
活动名称:一物多玩
活动准备:皮筋、跳绳若干
活动目标:
² 锻炼幼儿的弹跳、快速跑、单腿跳跃及手脚协调的能力
²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² 增进亲子间的互动交流。
活动玩法:
² 幼儿和家长商议选择活动器械
² 幼儿根据不同器械进行多种玩法
A. 跳皮筋
n 单人跳
n 多人跳
n 玩“马莲花”游戏
n 幼儿邀请爸爸妈妈参与到游戏中。
B. 跳绳
n 单人跳:每人一根跳绳,练习单人跳。
n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幼儿共同合作,一起跳绳,还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与。
n 亲子双人跳:邀请爸爸妈妈一起进行亲子双人跳的练习。
3) 早操活动
² 带操教师做到动作有力,以饱满的热情带动幼儿做操的积极性。
² 家长协助教师为幼儿分发器械,帮助幼儿整理好队伍,使幼儿有秩序的进行早操活动。
² 幼儿能精神饱满,步伐均匀地进行队列变换,动作连贯、协调,能看手势变换动作。
2. 生活活动(8:50—9:10)
1) 早操后,教师带领幼儿安静、有序的排队回班,上楼梯时,教育幼儿注意安全,保护自己,不推挤别人,手不要到处乱摸,保持队伍的整齐。
2) 组织幼儿分组,有秩序的洗手,入厕、喝水,提醒幼儿安静入厕,小心地滑,注意安全,不大声喧哗。
3) 主班教师组织陆续完成盥洗的幼儿安静休息会儿,为下一环节活动做好准备。
3. 集体教学活动(9:10—10:20)
活动一:小明上小学
活动目标:
²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对上小学的担忧,在尝试解决“担忧”的过程中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² 通过聆听、视频、记录提升幼儿的观察,倾听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自制绘本PPT、小学生及小学老师的录像及录音,记录用的纸笔。
活动过程
1) 谈谈入学前的准备与担心。
² 引导幼儿欣赏绘本故事前半部分,引出小明对上小学的3个担心(呈现3张担忧的图片,过程中关注幼儿对情景图片的观察及合理推断)
² 引导幼儿谈谈自己对上小学的担心。
² 教师小结:大家都为小学准备了很多,但是也有很多的担忧。
2) 解决担忧并交流、分享。
² 教师:请你们想办法尝试帮助小明消除他的担心,并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交代规则:后面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个小明担心的问题,每人选一个问题,想一想如何解决。你们有3分钟的时间,请把你们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然后贴到黑板上。
² 幼儿交流汇总:各组分别对这些担忧进行交流,罗列出应对方法,教师加以整理。
A. 生活方面——先请幼儿介绍记录,交流后,以小学老师的录音来为幼儿进行小结:“小学每一层楼都有男女厕所,根据标志找到厕所,课间10分钟可以去上厕所。”
B. 情感方面——请幼儿解读记录卡
小结:交朋友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小朋友都可以去试一试,一定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C. 作业方面——观看小学生做作业的视频,幼儿从中观察,梳理出正确的学习方法。(抓紧时间,先做作业、做完后自己检查、完成后整理书包,为第二天上学做好准备等。)请幼儿查看记录,看是否有视频中没有提到的学习方法,进行补充。
3) 延伸活动
² 告诉幼儿如果有其他的担忧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去寻找解决的方法。
² 欣赏古诗的结尾部分,感受小明鼓起勇气面对担忧的心情,引发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² 小结:上小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即使有一些困难,担心,也是很正常的,小朋友们要勇敢的面对,大胆说出来,爸爸妈妈、老师和同学都会乐意帮助你们的。
活动二:整理书包
活动目标
² 尝试合作整理书包,初步养成有序摆放物品的好习惯。
² 进一步萌发学做小学生的愿望。
活动准备
² 歌曲《上学歌》;书包每人一个。
² 每组桌上放油教科书,练习本、铅笔盒、铅笔、卷笔刀、橡皮、尺子、餐巾纸、茶壶、毽子、绳子、食品等,数量不一,纸、彩笔每组一份。
活动过程
1) 观察发现
² 播放《上学歌》,教师引导幼儿谈谈感受
² 观看PPT,让幼儿观察上学要背什么?书包有什么特征?
² 幼儿自由讨论:为什么要背书包?书包里要放些什么?
² 小结:原来书包是小朋友上小学每天要背着去学校的,里面放的是小朋友学习用的书本、文具和用品,它是小学生的好朋友。
2) 尝试整理
² 出示物品,引出要整理书包的话题。
² 整理小书包并记录
n 请幼儿观察桌子上的物品并思考,哪些东西是上小学可以带的,为什么要带这些?
n 小组合作整理并记录(教师观察幼儿选择和记录的情况)
n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才能将书包的物品放整齐,并用记录的形式表示出来。
² 交流分享
n 请幼儿边看记录边介绍:自己是怎么放的,这些表示什么,为什么这么放?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n 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有的书包里很乱,应该怎么办?
n 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体育用品和书本放一起是否合适,为什么?
n 小结:因为书包的朋友很多,所以小朋友上小学的时候,要每天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养成分类摆放的好习惯。把文具用品放在一起,书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生活用品放一起,还有体育用品放一起,这样就能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的物品,
3) 延伸活动:除了整理书包要养成分类摆放的好习惯,还有那些地方也要这样?
4. 户外亲子活动
活动名称:过布河
活动目标:
²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
² 培养幼儿勇敢克服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宽一米左右的结实的长条幅或布带一根。
活动玩法:
所有家长在条幅或布带两侧拉紧拉平,请所有幼儿从条幅或布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家长可以先蹲在地上,将条幅或布带在膝盖位置拉平拉紧,请幼儿依次走过,此游戏可依次增加难度,将条幅或布带位置升至腰部、胸部。
九. 专题讲座与交流(11:00—11:40)
讲座主题:和孩子一起充分做好入小学准备
主讲人:小学周老师
活动地点:四楼功能室
活动目的
² 让家长了解孩子入小学前存在的问题
² 让家长知道要为孩子做哪些准备
讲座内容
1. 小学与幼儿园有哪些不同?
² 生活环境不同
² 师生关系不同
² 教学方法不同
² 社会要求不同
² 作息制度不同
2. 怎么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
² 学习感兴趣
² 活动能合群
² 生活有条理
3. 如何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
² 做好向往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² 做好独立生活的心理准备
n 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意识
n 养成孩子的良好习惯
n 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n 做好学习用品、生活用具的准备。
4. 互动交流,家长提出困惑,周老师现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