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运营管理:制度的定义与内涵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2-01 20:37:09
幼儿园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实现幼儿园的目标,保障幼儿的正常秩序和安全,提高管理效率,并协调教职工、幼儿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世上万事万物都要依一定的轨道,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不断运动发展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一、 什么是规章制度?

1. 制度是指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管理进步的产物。制度制定的依据不同,制度的类型、层次和作用亦不相同。制度的类型性和层次性特点也有突出的表现:

² 层次性,如大到国家制度、行业制度,小到班级和班组管理制度;

² 类型性,如人事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和物品管理制度等。

2. 制度是组织的基本活动准则,是任何一个组织正常运转的保证,规章制度是幼儿园的“法”,这是为实现幼儿园目标,对幼儿园各项工作和对各类人员的要求加以系统化、条理化,规定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

3. 规章制度的制定,对完成幼儿园各项任务、建立正常秩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园看起来小,但事情繁多复杂、如果没有制度规章,任何事情都由园长拍脑门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各岗位人员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将造成工作混乱无序,教育教学的工作显然无法有序的开展。

二、道格拉斯。诺斯对制度的认知:

1. 美国的道格拉斯。诺斯是新经济史的先驱者、开拓者。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的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他将制度分成三种类型,即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这些规则的实施机制。

2. 正式规则又称为正式制度,是指政府、国家或统治者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程序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规则及契约等法律法规,以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的社会的等级结构,包括从宪法成文法与普通法,再到明细的规则和个别契约等,他们共同构成人们行为的激励和约束。

3. 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及意识形态等因素;实施机制是为了确保上述规则得以执行的相关制度安排,它是制度安排中的关键一环。

4. 这三部分构成完整的制度内涵,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制度的内涵:

制度的内涵是指制度包括的基本要素。

制度的层次和类型虽然不同,但内涵的基本要素有其共性特征,包括以下五点:

1. 制度的宗旨和指导思想;

2. 制度的目标定位;

3. 制度的基本条款细则;

4. 制度的实施措施;

5. 制度的责罚。

 

- 全文完 -

幼师AI智能创作工具

一键生成教案、观察记录、发言稿,提升幼师工作效率。
接入deepseek大模型,智能生成各类教学文档,让您专注幼儿教育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