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方案: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 讲义

所属分类:活动和游戏方案 发布时间:2025-03-11 13:25:01
幼儿园环境创设不仅关乎美观和舒适,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具体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一、 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总和,幼儿园环境是指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幼儿身心发展所具备的一切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幼儿园环境的类型

)按内容性质分类:

1. 物质环境:

是幼儿生活、游戏、学习以及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工作所需的一切物质性条件,包括:园舍建筑、配套设施、玩教具、图书、室内外装饰等有形的物质。

2. 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也称为心理环境主要包括:办园理念、幼儿园文化、教育观、管理机制、园风园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等无形的内容。精神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有巨大影响,是幼儿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按存在的形式分类:

1. 室内环境:

室内环境主要包括:班级环境(幼儿的活动室、寝室、盥洗间等空间);廊道环境包括各种走廊、通道及其他半开放空间;公共活动空间指全园公用的各类功能室,如图书室、艺术室等。

2. 室外环境:

室外环境包括:活动操场、游乐区、种植园地、沙水区、自然休闲区等。

 (三)按场域不同分类:

1.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指幼儿园内部的小环境。

2.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包括与幼儿园教育相关的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等大环境。

 三、幼儿园环境的特点

(一)安全性与儿童性:

1. 安全性: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游戏和学习的场所,安全性是幼儿园环境最核心的特点,确保幼儿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幼儿园的重点。

2. 儿童性:

环境安全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符合儿童性,以幼儿为本,从幼儿的发展需要出发,使幼儿环境有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肌体协调和全面发展。

(二)游戏性与生活性:

1. 游戏性:

幼儿阶段的特点是“生活即游戏,游戏即生活”、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因此,游戏性是幼儿园环境突出特点。

2. 生活性:

幼儿园环境体现生活性即充分挖掘各种生活资源,投放幼儿喜闻乐见的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创造幼儿接触自然的机会和条件,在环境中有机融入大自然中的有益元素。

(三)教育性与适宜性

1. 教育性:

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表现的机会和条件。

 2. 适宜性:

为幼儿提供的环境应与幼儿的年龄阶段、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相适应,使幼儿与环境的互动所得到的发展与他们自身的特点相符合。

 (四)互动性与开放性

1. 互动性:

教育环境中教师、幼儿、环境、材料等要素的相互作用、相

互结合,环境成为教育资源是师幼互动的过程,以幼儿为主体,

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

2. 开放性:

为了让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要建立开放的环境观,充分开

发和利用各种有益于幼儿经验积累和发展的教育资源。整合和利用社区、家庭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和家园合作活动,拓展和延伸幼儿的生活视野。

 四、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概念

幼儿园环境创设就是指从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出发,根据幼儿学习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幼儿共同完善环境的布局,充实环境中的各种设施和材料,使幼儿能在环境中开展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各种活动,从中幼儿能满足兴趣,迎接挑战,不断获得新的经验。

五、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目标导向原则

1. 环境与教育目标要一致:

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教育性,即环境设计的目标要符合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相一致。

2. 幼儿园环境的目标意识:

1) 环境创设要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进行环境创设时,要认真分析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并结合教育目标进行

有针对性的环境设计,发挥环境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

2)环境与课程巧妙融合:环境支持课程的发展,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创设哪些环境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环境可以生成课程,教师要把环境中的教育契机转化成课程。

 (二)发展适宜性原则

1. 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

教师在创设环境时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

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例如:小班注重情趣、中班注重变化、大班注重综合。

 2. 适合幼儿的个性特点。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能力水平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的差异,灵活地设计环境,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参与性原则

1. 积极引导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教师要尊重幼儿的需要,搜集幼儿对环境创设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幼儿运用大脑和双手来布置环境,调动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使环境创设变成教育过程。

 2. 鼓励幼儿与环境有效互动:

在环境创设完成后,教师还要提供机会鼓励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在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幼儿通过实践操作、亲身体验,获取有益经验,对其身心发展起促进作用。

)经济性原则

1. 遵循经济性原则,关注效用性:

充分挖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根据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把经费投入到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上,投入到有利于教育的质量上。                                                                                                                                      

2. 充分利用废旧物品,降低环境创设成本:

通过与幼儿共同搜集整理、二次加工、装饰布置,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积极性。

)园本特色原则:

1. 具备园本文化:

每个幼儿园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办园特色,在创设环境时要体现出本园的教学特色。

2. 突出独特性:

在环境创设时切忌模仿、抄袭,要有所创意,好的创意是幼儿园竞争力、生命力的有力保障。

)动态性原则:

1. 随着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改变。

随自然现象和生活变化而调整的环境,能够给幼儿带来丰富的感性刺激,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中的事物,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联。

2. 配合教育主题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满足幼儿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和教育主题的变化,每隔一段时间在环境的空间布局和材料投放上要进行重新设计。

3. 根据幼儿兴趣热点的转移而转移;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

拓展而调整。

六、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一)促进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

1. 幼儿认知水平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中实现的:

(1)幼儿通过与物质环境的接触、互动,对物体进行感知、观察和操作,使幼儿获得对物体及物体与自身的关系的认识,并尝试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幼儿的感知观察能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 环境对幼儿认知水平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

1)活动材料投放的质量和数量、空间密度和分割方式以及活动的氛围,会影响幼儿的认知水平。

2)教师精心设计的环境,给幼儿身心发展带来积极的刺激,从而有目的地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发展。

(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良好的幼儿园环境能够激发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对话,帮助幼儿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学会体会他人的想法,从而有效地支持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1. 环境中丰富的物品造型、教师精心制作的装饰品、幼

儿的涂鸦作品,都可以让幼儿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形成正确的审美能力。

2. 通过积极参与环境的创设,幼儿能够体验创造美的乐

趣,在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中萌发美好的情感。

七、幼儿园环境创设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园课程

1. 环境创设生成课程

1)幼儿对周围环境产生了兴趣,发现问题,教师要给

与适当的支持与引导,生成相关学习内容,促进幼儿的发展。(2)以环境创设为主题形成幼儿经验、想法表达和表现的

空间,主题依靠环境而深入、具体地展开,每一个主题又为环境创设提供了展示的内容。

2. 环境创设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1)良好的环境创设会直接促进幼儿主体性、创造性的发

挥,能有效地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机会。

(3)课程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需要得到环境的支持

因此,环境需要预设,而环境创设是否合理将影响到课程能否顺利进行。

3. 环境创设是课程的记录:

1)幼儿每次活动中或活动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活动

内容或实录以照片、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环境上,呈现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帮助幼儿梳理、积累获得的相关经验。

2)促进教师不断地自我反思,分享经验;环境创设提高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同时使家长了解幼儿的活动过程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加强家园间的沟通。

(二)环境创设与幼儿游戏

1. 游戏促进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游戏观与环境观,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充分观察了解幼儿游戏发展水平以及与环境的适应程度,为幼儿创设能够进行操作、改造、调节的环境,激发幼儿游戏的愿望和兴趣,有利于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发展。

2. 环境是游戏的重要组成:

1)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开展游戏活动离不开环境,

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展。

2)创设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需要的游戏环境,是保护幼儿行使游戏权利的具体体现。

3. 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是游戏活动的目标:

1)幼儿游戏活动的目标最本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服务幼儿的发展。

2)通过游戏活动可以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从而创造出一个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是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三)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

1. 发挥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

《纲要》和《标准》均在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要求中,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提出具有各领域特点的教育环境创设建议和要求。

2. 结合实际情况创设环境:

教师要结合幼儿园及幼儿园所在地经济与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幼儿的年龄特点灵活创设和运用相应的活动环境。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