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爱幼教事业
班长是幼儿教师中的优秀代表,必须拥有一颗热爱幼教事业的心,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爱岗敬业,自觉维护幼儿教师形象。平等对待和关爱每一名幼儿,把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承担起守护和引导幼儿健康成长的重任,坚持正面教育,不辱岗位赋予的神圣使命。
2.道德品质高尚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班长只有具备良好的个人品德,严格遵守教师行为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带好班级教师,带好幼儿,在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同时,班长还要善于学习,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建设,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3.业务能力扎实
扎实的业务能力是成为班长的基本条件。班长对自身专业发展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幼教知识,还要有创新意识,不断更新幼教理论,紧跟幼教发展趋势;熟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并自觉将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在实践与研究中有效运用幼儿发展的相关知识评价幼儿的发展,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判断幼儿的常见问题及特殊需求,带领幼儿和班级教师不断进步;带领班级成员做好家园共育工作,做家长工作要有创新、有思考、有方法,工作取得家长的认可、理解、支持与配合。
4.具备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
班长是决定班级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日常工作中,班长有责任按照管理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计划,并组织班级教师积极落实。班长不仅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性,还需要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对班级成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有效解决遇到的问题,赢得班级成员的信服,从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5.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
班长是班级的代言人,直接代表着一个班级的形象。班长只有拥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才能具备一定的凝聚力,使班级成员紧密团结在班长周围,踏踏实实做好班级保教工作,保障日常工作顺利开展。
6.树立正确的大局意识
班长作为班级代表,经常参与园所大事小情的讨论,只有树立正确的大局意识,合理行使手中的权力,才能带领班级成员团结在园领导周围,服从管理。班长要与主管领导加强沟通,及时请示汇报并落实相关工作,从而形成强大的园所向心力,保证园所整体工作质量在和谐的氛围中稳步提高。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