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教师的工作特点
1、 保教结合的整体性
² “保”就是保护幼儿健康。健康的内涵是广泛的,有身体和心理两方面。身体包括预防疾病,加强营养和锻炼,使幼儿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心理包括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注重其健康、积极的情感培养。
² “教”是依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实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比如:获得多方面发展的认知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等。
² 幼儿园教师不同于小学教师的特殊性在于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幼儿的兴趣、能力和发展出发,来组织和实施活动过程,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2、 教师内容与方法的多元化
²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学习,强调的是“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幼儿园教育区别于中小学教育的主要方面在于幼儿园不仅有教学活动,还有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和幼儿的习惯、兴趣、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内容结合,教育方面也不是单一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发展的整体性,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
3、 教育行为的示范性
² 模仿是幼儿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比如,教师的穿戴要符合身份,与家长交谈的言语、礼貌等,身教重于言教。这个时期的幼儿还不能独立形成对自我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语言一定要正面积极。
4、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² 幼儿年龄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他们喜欢新奇的、有趣的事物,这就需要老师们要在引导幼儿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工作中具有创造性。
² 幼儿的活动是多变的,无论设计的多么周全都难免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们随时关注幼儿情绪和行为的变化,随时能够调整活动,以适合幼儿的需要。
² 幼儿的个体差异明显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尝试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关注幼儿的差异,针对幼儿的差异,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² 幼儿的兴趣事多样的,教师教育情景的创设、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多要依据需要随时调整,因地制宜,灵活采取适宜措施,有效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幼儿教师的角色定位
1、幼儿身心健康的保护者
² 保护幼儿身心健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小,身体发育不成熟,需要老师更多的照顾,保护幼儿身体不受伤害,引导幼儿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很关键,教师在幼儿心目中首先应该是可以依靠和信赖的人,要像妈妈一样发自内心地、平等的爱每一个幼儿。
2、幼儿学习发展的引导者
² 教师对幼儿的引导体现在很多的地方,教师要成为幼儿的玩伴,在观察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及想法,这样无论是创设环境、开展游戏、组织教学,因为有了对幼儿的理解、源于幼儿的兴趣,才会得到幼儿的喜爱。
² 教师的言谈举止是对幼儿的支持,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用积极的言语态度鼓励幼儿,还要注意自己的的言行,这些都会对幼儿有极大的影响。
² 教师提供的学习环境是对幼儿的支持。幼儿的学习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在开放、多元化的活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需要给幼儿提供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对幼儿的想法和行为给与积极的鼓励和回应,在幼儿遇到难题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在幼儿取得成功时,教师应帮助幼儿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做幼儿学习的助力者。
3、家园共育的协作者
² 幼儿园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如何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家庭,提升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这需要家长换位思考,了解家长的心理和需求,用真诚的态度、专业的知识和有效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沟通。教师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让家长了解幼儿园,与教师形成教育的合力。
4、班级管理的合作者
² 幼儿园保教结合重要,班级三位老师的配合也很重要,每位教师多应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出谋划策、相互学习、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这样才能共同做好班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