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管理的定义
² 在经营这个词中,经是治理、管理的意思,营是谋求、营利的意思。按照人们的一般理解,经营是指筹划和治理。现代管理科学认为,经营一般限于一个具体的经济实体。它包括对该经济实体本身的管理,因此也称经营管理。
² 幼儿园经营是指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筹划和治理幼儿园,获取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² 幼儿园的经营必须遵守规律,包括幼儿教育的、幼儿园管理的、市场经济的相关规则及教育相关法律法规。
二、幼儿园经营管理的任务
²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幼儿园作为保育和教育幼儿的机构,它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幼儿园管理增加了经营这项新的、重要的职能。它具体包括:
1、自负盈亏
² 民办幼儿园需要自负盈亏,承担各项开支和费用。因此,幼儿园能否自负盈亏,是幼儿园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幼儿园的经营,必须首先解决资金的问题,它关乎幼儿园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能否拥有较大的生源群落、能否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它关乎着幼儿园能否稳定持续发展。
2、扩大招生、稳定生源
² 幼儿园筹措资金的主要渠道是收取幼儿入园交纳的保教费用,因此扩大招生、保证幼儿园稳定的生源是幼儿园生存的命脉。
² 在幼教行业新的市场情况下,公办园与民办园、普惠园与营利性园、普惠园与普惠园等竞争依然激烈,在竞争中,拼的是办园品质,服务意识与细节,拥有了品质就占领了市场份额,谁就拥有了资金,幼儿园就能获得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根据本园实际,制定招生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扩大招生宣传,在完成招生目标的同时,减少流失率,稳定生源。
3、满足家长择园需求
1)家长“择园”的客观原因是在选择优质教育资源;
2)家长“择园”的主观原因是教育需求提高;
3)园所质量是家长“择园”真正的杠杆。
4、合理规划和使用资金
² 园长在经营园所的过程中合理规划资金的使用,解决好投入和产出的关系,避免重视眼前利益,将园所收入全部或超额支出,而不考虑园所可持续健康发展。园长应提高和加强经营管理的意识,为园所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1)收支的动态平衡
² 幼儿园良性运作的基本指标:基本达到收支的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办园质量体现在效益上,收入项目和支出项目应保持动态平衡。园所只有这样才能良性地可持续发展。
2)开源节流
² 园长在经营的过程中应合理分配资金,处理好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之间的关系。把好预算关是关键,加强对资金使用的计划管理。首先,分清主次,保证重点。其次,考虑到特殊需要,预算要留有余地。
(1)园所经营目标制定与任务分解
² 经营管理的基本职能在于各项工作能按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幼儿园作为区别于一般经济实体的组织机构,在独立办学自主经营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的园所经营目标是非常必要的。
(2)经营目标的分解和执行
² 幼儿园的长期经营目标一旦设定,就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分解出可量化的短期任务值,即目标分解。
² 常用的目标分解方法有两种:指令式和协商式。通常来讲,这两种方式适用于园所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
² 例如,幼儿园的初建期,知名度、美誉度都尚未建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也还不成熟,园所的方方面面还处于磨合阶段。此时经营目标中的招生指标就不宜以指令式的方式进行下达,而应在充分了解周边市场及竞争环境的基础上,采用协商的形式进行确定。同时,还应配合以招生奖励机制,推动招生负责人、幼儿园所有的教职工都能努力参与,积极扩大园所影响力和口碑,打好招生这场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