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状分析
(一) 幼儿发展
1. 幼儿发展优势
① 幼儿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能在活动中与教师进行对话。
② 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在活动中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寻求答案。
③ 幼儿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优势。
2. 幼儿发展不足
① 由于主题活动偏于科学及认知方面,因此幼儿在音乐领域方面的发展有所欠缺。
② 幼儿在自我服务及自理能力方面应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 教师发展
1. 教师发展优势
① 教师的学习更加主动,能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并能利用多种的方式,解决自身的问题及困惑。
② 年轻教师逐渐成长,成为园内的骨干,有了一定的经验,并能结合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
③ 教师注重了自身的培养,能积极参加进修和学习,为自己进行充电。
2. 教师发展不足
① 教师对活动后的反思分析不到位,不能很准确的剖析自己的教育行为。
② 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随机教育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以便更好的与幼儿发生互动。
(三) 保教、教研工作管理
1. 保教、教研工作优势
① 能改变以往单一的研究模式,采用不同的教研形式引领教师参与到学习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② 通过教研活动的开展,教师互相学习的力度加大了,并能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③ 教师更加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尤其是对幼儿习惯的培养,使幼儿在有限的条件下养成生活卫生及有序做事的良好习惯。
2. 保教、教研工作不足
① 教师不能很好的将自己的感受及好的经验用文字撰写来表达。
② 老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还掌握的不是很好,有时还会采用老的教学模式,而年轻教师对幼儿的发展及一些随机出现的问题掌握的不够,需进一步提高。
③ 在领域的学习中有偏科的现象,尤其是音乐方面较弱一些,幼儿发展不是很全面。
(四)家园、社区工作
1. 家园、社区工作优势
① 能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家长参与到我园幼儿的各项活动中,保证家
长的参与率。
② 能定期的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困惑及问题。
③ 能保证对社区幼儿的教育,按时召开亲子班,对家长进行培训
④ 定期开展家长课堂,使家长了解更多的育儿常识。
2.家园、社区工作不足
① 与家园的配合力度不够,在对家长宣教的同时,也要让家长主动地参与到幼儿园工作中,形成很好的互动。
② 加大对社区幼儿的管理,使他们参与到幼儿园的活动中,在适龄的时候能成为幼儿园的一员。
二. 目标与措施
幼儿发展目标 |
幼儿发展措施 |
|
1.在幼儿开展五大领域学习的基础上加深对艺术领域的培养和渗透。尤其在艺术领域中如何与幼儿产生有效的互动,促幼儿发展作为重点内容。 |
1. 带领教师学习本班幼儿现有的发展目标和学习内容,了解幼儿的发展结构,选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学习内容。如:小托班幼儿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为主,开展游戏化的各种活动;中大班以培养各种行为常规为主要内容。 2.开展艺术领域的研讨和学习,掌握与幼儿的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并在毎月中结合幼儿兴趣开展“精彩故事表演”、“五彩画笔”等活动。 |
|
2. 针对主题活动目标与区域游戏材料有机的结合,帮助幼儿拓展生活经验,提高幼儿的各方面能力。 |
1. 在教研学习的过程中讨论主题活动的开展和延伸,如何将经验渗透到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能力。 2. 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实践研讨,讨论区域材料的投放对幼儿的发展有何促进作用,并对有问题的材料进行研讨,使老师投放的材料具有目标性、层次性、操作性等性能。 |
|
教师发展目标 |
教师发展措施 |
|
1.围绕提高教师与幼儿互动的能力,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师、保育员参加区级、园级的各种培训。 |
1. 参加区教研中心的园长、业务园长的培训班,学以致用,未完成“十五”课题的教师继续参加区内的继续教育;参加区内骨干教师组等各项活动,提高骨干教师在园内的力量。 2.分层次管理,对年轻教师采用现场指导的方法,加强教师随机教育的能力;对老教师进行活动前的指导,引导他们关注幼儿的兴趣、需要,探索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方法。采用新颖的方式,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通过分层管理和分层指导的方式,提高本园老师与幼儿互动的能力。 |
|
2.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章书写能力。 |
1.组织学习文明用语,加强教师、保育员与家长交流、沟通的技能,开展现场交流活动。 2.以冬奥为主题,进行一次互协作的竞赛活动。 3.积极参加区、市教研优秀论文及教育反思的投稿,要求每人两篇。 |
|
日常管理目标 |
日常管理措施 |
|
将教师的日常工作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内容,在各项活动中有要求、有检查、有指导、有评价,促进教师日常工作的提高,促进幼儿发展。 |
1. 重点工作及日常工作有目的的结合起来提要求,有针对性的检查、评价、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 2.将教师在日常活动中如何与幼儿沟通,交流作为重点。 |
|
家园、社区教育目标 |
家园社区教育措施 |
|
1.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家长会,家长半日开放活动等活动,使家长能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实践中。 |
1.将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运用到家长会及家长半日开放活动中,让家长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幼儿快乐的学习与成长。 2.围绕特色与促幼儿发展为内容,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进行现场观摩讨论会。 |
|
2.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技能,并将家园专栏的内容与家长进行的有效互动,发挥其教育功能。 |
1.利用家园专栏与家长沟通,为家长提供平台,是一个重点。 2.吸引家长积极参加园内的各种活动,保证出勤率。 3.加强对家园联系本的书写能力,以幼儿发展为主,文字畅通、语言精练,使家长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 4.本学期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委员的作用,为幼儿园建设出谋划策。并在毎月的故事会、歌舞会中当评委。 |
|
教育教学研究目标 |
教育教学研究措施 |
|
1.进一步落实《纲要》《指南》,并结合课题研究及上学期教研工作的不足,有重点的解决教师日常工作中的实践问题,尤其教师在随机教育中的问题,有计划的进行各种培训。 |
1.加强学习《纲要》原文及相关的文章,将师幼互动作为“十一.五”课题的主要内容,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在常规培养、区域活动中的师幼互动。从而加强教师对幼儿的进一步关注,开启幼儿的智能。 2.继续参加区内《纲要》《指南》小组的各种活动及学习,并积累第一阶段学习成果,以便更好地开展第二阶段,关于师幼互动方面的课题研究,使教师在各种活动中积累经验,回园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
|
2.采用各种形式的互 动式教研,激发教师自我学习及反思的意识,加强对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的研究,探讨,使及教师在学习中有所收获。 |
1.以师幼互动为主,由教研组长分别带领教师进行关于在常规培养及区域游戏中与幼儿互动的内容研究和探讨,充分给予幼儿思考空间,支持幼儿的主动学习,使幼儿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2.每月的教研日开展幼儿的各种活动,以此检测教师的教育活动及基本技能,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
|
三. 分月工作安排
时间 |
活动内容 |
组织形式及参加人员 |
九 月
|
1.分新班,迎接新生及家长。 2.庆祝教师节活动。 3.家长会、家长委员会、主任会。 4.部分班级常规检查。 5.我与冬奥》征文大奖赛,强调结合本职工作撰文。 6.假期玩具评比。 7.全园环境评比。 |
1.全园教师参加,利用游戏化的活动吸引幼儿。 2.全园教师茶话会。 3.以班级为单位,各班长主持部门领导参加。 4.主管领导分班级参加,以抽査为主。 5.教师、保育员以文字材料方式参加。 6.教师、保育员观摩、评价。 7.教师观摩班级后评价、总结。 |
10月 |
1.冬练启动仪式、运动会。 2.远足、秋游活动。 3.部分班级常规工作检查。 4.教师、保育员才艺展示(幼儿诗歌、故事会)。 5.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
1.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互动 2.教师、保育员带领幼儿到户外活动。 3.主管领导深人班级,以抽查为主4.全园教师、保育员、幼儿以表演的形式共同参与。 5.家长参与班级活动、特色班家长研讨。 |
11月 |
1.教师、保育员年度考核(答卷抽査为主)。 2. 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现场讨论会)。 3. 教师、保育员オ艺展示(幼儿歌舞表演)。 |
1..保育员参加,以问卷的形式进行。 2.全园家长观摩、研讨。 3.教师、保育员、幼儿参加,分组展示、表演。 |
12月 |
1.冬练结束测查, 2.幼儿能力发展测查。 3.教研成果展示,科研活动。 4.庆新年亲子活动。 5.上交各种文字材料、总结6.评选文明微笑好老师。 7.撰写论文评选 ① 如何让幼儿喜欢,让家长满意。 ② 如何体现班级、园所的团队精神。 |
1.教师互查,以%计算为主 2.各班教师对本班幼儿进行全园测査 3.以区为单位进行活动 4.幼儿、教师、家长共庆联欢。 5.全园教师参加,文字撰写的形式。 6.家长及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参加。 7.个人为单位,以书写的形式。 |
案例点评:
一.优点
1. 该计划能比较紧密地围绕着对本园保教各项工作的现状分析制定,依据各项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目标、任务及措施,各项保教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使计划容易得到落实。
2. 计划的书写形式采用表格式,各项保教工作的目标与措施左右对照着书写,表述方式清晰,不易出现混淆和遗漏某项工作的现象,并且利于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随时进行调整。
二.问题
1. 计划中的各项保教工作重点比较突出,但是,有些重点任务在分月安排中缺失,实施起来容易出现落空的现象。
2. 计划在制定时更应提出本学期各项保教工作的重点,使计划更具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