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对幼儿做到关心、细心、耐心,不偏爱,坚持正面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幼儿的思想工作,在各方面为幼儿做出表率。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或变相体罚。
2.自觉执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仪表整洁大方,语言文明,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动作轻柔,不戴耳环,不穿奇装异服,不在教室里化妆和饮食。
4.努力学习幼教专业理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积极参加教育研究和各种业务进修学习(课题、教研活动等),注重研究、探索过程;做到有分析,有目标,有实施方案,有记录,有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5.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培养目标,结合教研组计划及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及时制订好班主任计划、各种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并认真实施、调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班级教育教学工作。做好各项活动的记载和效果记录,并定期进行工作总结,积累经验,找出差距,研究改进,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每周至少有一次活动或反思记录,学期末有总结。
6.按教学计划认真备课,认真书写教案,认真上好每节课。自制教具、玩具,不断改进教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7.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寓教育于游戏中。因材施教,促使幼儿和谐、健康地发展。
8.每周定期参加集体教研、备课和专题班主任会议,总结安排班级周工作及各项班级活动,要有记录。
9.进班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手到”,精力集中,尽心尽责,严格执行幼儿园一日作息制度,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和安全。不随便离开班级,密切关注幼儿的活动及需求,及时提供适当的指导。不私自串课。带班时发生事故,立即汇报,并及时采取措施。若教师离开班级而发生事故,以失职论处。
10.做好交接班工作。接班老师未进班,交班老师不能离开幼儿,幼儿离园时,一定要将幼儿交给保育老师后才能离开。每日做好交接记录。
11.认真执行幼儿园各项教育常规及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保教结合,对教育行为与过程及时进行反思、调整,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12.负责对本班幼儿进行思想品德和日常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幼儿的纪律教育,教育幼儿遵守课堂、课间、户外活动纪律。组织好上午课间和课间操活动。
13.配合和帮助、指导其他教师做好本班日常工作,发挥团结协作精神,打造阳光团队。
14.安全教育常抓不懈,积极处理班级幼儿的偶发事件。做好晨午检和午餐工作,杜绝责任事故的发生。
15.根据教育需要,及时创设良好、适宜的环境。班级的环境布置做到美观、实用,有教育意义。做好班级财产物品登记、保管、清理等工作,做好教室内的卫生清洁工作。
16.做好家长工作,平时要加强与家长联系,做好家访工作(每学期每个幼儿至少一次,要有记录)。了解幼儿家庭教育情况,和家长商议符合幼儿特点的教育措施,与家长共同配合完成教育工作。幼儿缺席三天及以上,教师要进行家访,主动和家长配合,共同教养好幼儿。
17.精心策划、设计教育活动,组织好园区及班级各类大活动,做到有方案,重实施,好反思。
18.组织班员教师建立好幼儿档案,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
19.积极完成幼儿园、学校分配的各项任务,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20.关心幼儿园发展,及时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出合理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