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要点提示:
1. 落实幼儿园防控监测制度
2. 落实幼儿晨、午、晚检与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3. 落实幼儿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4. 落实幼儿园隔离消毒制度
5. 落实幼儿复学证明查验制度
6. 落实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7. 落实幼儿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8. 落实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作为幼儿园保健医开学准备工作有很多很多,重任在肩,使命非凡,在特殊时期,幼儿园在原有的《卫生保健制度》及《传染病防控预案》的基础之上,应着重培训及落实以下八项制度:
一、幼儿园防控监测制度
1. 幼儿园要密切监测教师员工的健康状态,落实晨午检制度,实行每日早、中两次监测体温,并做好体温登记。体温超过37.2℃的发热者,不得上岗,或到幼儿园临时隔离观察场所进一步问诊,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适当措施与处置。
2. 开学后幼儿园实行封闭式管理,教师在园大门口或楼门口迎接幼儿,禁止家长进入园内或教学楼。
3. 幼儿离园时,按年级或班级错开接园时间,尽量减少交集,行政人员配合保安员做好家长接送幼儿安全工作。
4. 外来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园区。
二、幼儿晨、午、晚检与全日健康观察制度
1. 开学后,保健医不仅每天按时进行晨检,还需在班级教师协助下,完成全园幼儿的午检和晚检,以及幼儿的全日健康观察。并做好记录。
2. 班级教师应全日观察幼儿的精神、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对需要关注的幼儿加强护理,发现异常立即汇报保健医。
3. 保健医应每日上、下午分别巡视各班级幼儿的身体状况,发现传染病患儿或疑似,严格按传染病应急预案处理。
三、幼儿因病缺勤追查与登记制度
1. 开学前,幼儿园须告知家长,幼儿因病缺勤时要事先向班级教师请假,说明病因,以便幼儿园随时掌握幼儿的身体状况。
2. 教师对班级缺勤的幼儿须及时进行持续的追踪,并做好记录,对于因病缺勤的幼儿,应当了解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如有疑似及时报告保健医。
3. 保健医接到报告后,应及时追查幼儿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并做到对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预防、早报告、早治疗。
4. 班级教师和保健医对边治疗边要求来园的幼儿家长要做好说服工作,让他们在家中治疗休息,病愈后要查验传染病复学医学诊断报告才能回班。
四、幼儿园隔离消毒制度
1. 幼儿园须建立隔离室,发现患儿及员工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发现传染病或疑似所在班级要彻底消毒,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经持医生证明方可回园或回班。
2. 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级和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收新生,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3. 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时也应及时报告园长或保健医,以便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4. 突发性传染病一旦发生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增强消毒的力度,实施全方位的消毒方案。
五、幼儿复学证明查验制度
1. 在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或疑似的患儿和员工,保健医须及时上报疫情,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疫情追踪调查和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杜绝传染病的蔓延。
2. 保健医应将患儿及患病员工情况按要求进行登记,对病愈返园的幼儿需查验《复学诊断证明》,员工病愈返岗前也需持有《健康诊断证明》方可返岗。
六、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
1. 建立幼儿园、班级、教师、家长四级防控工作联系网络,及时收集和报送相关信息,随时关注幼儿健康状况。
2. 幼儿园须加强与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医疗机构的沟通协调,取得专业技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
3. 做好全员制度落实、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全面消毒的培训。
4. 利用互联网的宣传渠道,全面的向家长、教师、幼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以及传染病的预防,增强防范意识。
七、幼儿园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1. 确立园长为幼儿园疫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责任人。
2. 保健医为报告人。负责本园传染病疫情和疑似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每天要对全园幼儿的出勤、健康情况进行巡査;负责幼儿晨午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和传染病的防治及各消毒、食品监督等工作。
3. 保健医掌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告:
²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² 发生或者发现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疾病的;
²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的。
4. 幼儿园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等。
八、幼儿园卫生消毒制度
开学前,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工作可谓是重头戏,园长不仅要高度重视,还需带领大家严格按照教育部发布《防控指南》标准,提前深入全面地开展园所卫生消毒工作,并对园所重要岗位及重要部位提出明确要求,做实做透、确保达标。
1、园内公共场所:
² 由保洁员对幼儿园公共场所、户外大型玩具、楼道、楼梯及扶手、卫生间、门把手进行消毒,疫情下增加消毒频次。
² 对院落进行喷洒消毒,做好灭鼠、灭蚊蝇、灭蟑工作。
² 根据需要放置有害垃圾桶,用于投放废弃口罩、废弃纸巾、厨余垃圾等,日产日清,做好消毒记录。
2、活动室、睡眠室、办公室、专用教室:
² 每天早、中、晚3次对活动室和睡眠室进行开窗通风,每次不少于30分钟。
² 每天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消毒液对室内家具、毛巾格、水杯格、床、玩具架、玩具收纳筐以及幼儿能触摸到的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严格采用清=消=清的程序开展。
² 幼儿玩具用含有效氯浓度为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再用清水冲洗1次,放在通风处晾干,每天1次,班级图书每天中午阳光下暴晒4小时消毒,电子玩具应每天用75%乙醇擦拭外表面。
² 每天使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消毒液对地面、教室门框、门把手、水龙头进行擦拭消毒。
2、卫生间:
² 用消毒液对水龙头、卫生间门、垃圾桶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² 小便池、马桶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消毒液进行消毒,每天用消毒剂擦拭马桶座板和按钮,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并保持盥洗室无污垢、无异味,保持地面整洁干燥。
3、厨房
² 餐具消毒:幼儿餐饮具和员工餐厅严格按照要求消毒。如遇到个别员工或幼儿有发热情况,要将其餐具进行单独消毒。
² 送餐要求:送餐餐车封闭管理,认真消毒,防止接触污染物。
² 地面消毒:用含有效氯浓度为500mg/L消毒液进行消毒。
总之,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效越好,制度不应是束之高阁的,而应既有贯彻执行、又有监督检查,只有这样才能把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