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定应急预案应具备“五性”
1)针对性:
²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事故、为迅速、有序的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因此,应急预案应结合危险分析的结果。
2、科学性:
² 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强的工作,制定应急预案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决策程序和处置方案。
3、可操作性:
² 应急预案应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即发生重大事故灾害时,有关应急组织,人员可以按照应急预案的规定的迅速、有序、有效的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
4、合规性:
² 应急预案的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5、可读性:
² 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层次及结构清晰。
2、制定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1)预案内容要全面:
² 内容上,不仅要包括应急处置,还要包括预防预警、恢复重建;不仅要有应对措施,还要有组织体系、响应机制和保障手段。
2)预案内容要准确:
² 预案务必切合实际、有针对性。要根据事件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针对本单位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科学制订和实施应急预案。预案务必简明扼要、有可操作性。 让每一名员工都能做到"看得懂、记得牢、用得好"。
3)预案内容要"适用"
² 预案内容要"适用",也就是务必切合实际。制定应急预案要以事故风险分析为前提。要结合本单位的行业类别、管理模式、规模、风险种类等实际情况,充分借鉴同行业的事故经验教训,在充分调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救援方案,确保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4)预案表述要"简明"
² 制定应急预案要本着"通俗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要抓住应急管理的工作流程、救援程序、处置方法等关键环节,制订出真正管用的应急预案,坚决避免把应急预案编成只重形式不重实效、冗长繁琐、晦涩难懂的东西。应急预案是否简明易懂、可操作,还要广泛征求并认真听取专家和一线员工的意见。
5)应急责任要"明确"
² 明确责任是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要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到岗,任务落实到人,流程牢记在心。只有这样,才能在一旦发生故事时实施有效、科学、有序的报告、救援、处置等程序,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危害。
6)预案内容要"保鲜"
² 预案不是一成不变的,务必持续改进。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根据人员更替、外部环境等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动态管理。
7)应急预案要"衔接"
² 制定应急预案时,须按照"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协调有力"的原则,将应急预案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与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有机衔接。应急预案组织要进行充分沟通,良好衔接,特别是从指挥职责、人力调用、物资调用上减少中间环节,实现相互协作、快速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