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状分析
1. 优势:
² 师德师风意识强:全园形成良好文化氛围,全体教职工师德意识强,爱岗敬业,努力为幼儿、为家长服务,形成良好的园风。
² 全园教科研意识强,教师们参与课题的积极性高,课题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为下学年教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² 管理层、教师队伍稳步成长,骨干队伍形成梯队。
² 幼儿园完成了环境的改善,为幼儿提供了更良好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促进其茁壮发展。
2. 不足
1)领导班子在管理上还缺乏经验
² 新组建的班子有干劲是优势,但还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成员之间的默契、管理方法还需要不断的磨合,才能达成管理的共识,这是工作取胜的关键。新班子成员还需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传承与探索好的管理方法与经验,不断探索新时期,依法办园,科学管理的新方法。
2)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有待提高
² 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有些是非专业毕业,技能技巧、把握幼儿关键经验、整合教学内容以及组织实施活动的应变和掌控能力、与家长的沟通能力都有待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进一步提升,对课程理念与内涵的理解还需进一步深化,实践反思,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3)不同类型教师培养需进一步加强
² 无论是新教师还是骨干教师、老教师都需要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培养计划的问题应列入日程,作为重要的工作之一。
未来三年幼儿园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二、指导思想
² 深刻领会《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精神,以保教并重为指导,以贯彻幼教《规程》为主线,以《纲要》为依据,把握趋势,更新观念,以培养队伍为重点,以服务于家长、社会为宗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三、努力目标
² 在继承本园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坚持全面发展,倡导个性发展,实现持续发展以“发展孩子、服务家长、成就教师”为宗旨; 办成一所具有浓厚艺术教育氛围、幼儿和谐发展的精品园。
1. 管理目标:
² 尊重教育规律,优化教育结构,开拓教育创新,致力培养年轻教师与骨干教师两支队伍,建设一流环境,创办品牌名园。
2. 教育目标:
²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本园的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自己。
3. 发展总目标:
² 保持市级示范园的光荣称号。
² 高品质:质量一流、服务一流、诚信一流。
² 强管理:制度健全、落实到位、职责分明、工作有序。
4. 幼儿培养目标:
培养健康活泼、好奇探究、文明乐群:亲近自然、勇敢自信的幼儿。
² 健康活泼: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
² 好奇探究: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好奇好问,乐意尝试和探究。
² 文明乐群:文明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习惯,与同伴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学习。
² 亲近自然: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健康、快乐、自然的成长。
² 勇敢自信: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相信自己会成功。
四、未来三年幼儿园综合发展具体目标与措施
(一) 园务管理
1. 目标:
²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管理者的管理素养,“以德立园、依法治园、质量强园、特色扬园”的管理理念渗透于每个管理者,发挥班子的引领作用。
2. 具体措施:
² 贯彻落实园长负责制,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
² 加强管理层成员学习与交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组织协调好的各部门的工作,为幼儿园整体发展而努力。
² 完善管理层考核制度,强化自主学习、自主工作、自主评价、自我改进的意识和能力。
² 对已有的各项制度,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立一些保障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员工手册,使管理更规范。
² 通过多种途径建立和发展园所文化,使教工形成共同的幼儿园主流价值观,获得较高的归属感,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 达成标志:
² 管理者民主测评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² 形成一套比较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
(二) 师资队伍建设
1. 目标:
² 以师德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建立教职工自主发展的机制,主动提升专业精神,主动提高专业能力,缩小教师之间的差距,实现园所教师优质均衡的发展。
3. 具体措施:
² 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与文明礼仪,对幼儿园文化建设达成共识,提升专业精神。
² 建立教职工自主发展的机制,促进教职工的主动发展。制定自己的个人三年发展规划,并定期进行自评,对自己的规划进行调整。
² 教师资源有效利用,为不同需求教师的发展提供支持。通过“园骨干引领”“教研骨干展示”、“个人展示” “老带新活动展示”等途径,让教师在不同的岗位上得到锻炼与发展。
² 园长、保教主任、教研组长加强对各班的日常巡视,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师的日常考评与年终考核表,建立年终考核后的沟通制度。
3. 达成标志:
² 教职工师德修养好,家长认可,满意率98%。
² 形成市级、园级骨干教师。
² 园本研修计划顺利实施,按时间节点完成相关培训。
² 教师积极参与各级各类比赛获奖。
(三) 保教工作
1. 目标:
² 全面落实新课程精神,探索与实施新教材,加强课程园本化管理,开展专题教研,进行有效的日常教育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稳步提高。
2. 具体措施:
² 各班级制定有效的班级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幼儿的一日生活,保教计划依据保教质量进行可执行的动态管理,形成园长—教研组长—教师三级保教工作管理。
² 进一步完善幼儿园课程方案,探索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根据课程的目标和特点科学均衡地安排一日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教育内容融于幼儿的生活、学习、游戏等活动中,提高幼儿一日活动的科学性和均衡性。
² 从幼儿园实际出发,围绕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困惑和难点问题,开展园本大小教研合作研究的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学会观察、学会反思”,帮助教师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改善自己教育教学行为。通过课题研究寻找课程、活动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形成教研相长,融合日常保教进一步探索,辐射带动全园教师参与,形成经验,凸显特色。
² 关注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探索开展各类活动区和活动月活动,让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表达表现机会,体验成功。
² 逐渐形成教师学习的“资源库”,积累相关的主题内容、各类课件、优秀设计资料等资源共享。
² 进一步完善教师的成长记录,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推进园本课程化的有效实施。
3. 达成标志:
² 养成教育课程方案形成。
² 教师反思能力提高,有经验总结。
² 健全完善的教师评价机制。
² 提高教师保教能力,骨干力量形成,保教工作在已有的基础上努力向卓越发展。
(四) 卫生保健
1. 目标:
² 提高保健医、保育员综合素质,认真做好卫生保健的常规工作,幼儿与家长、教师员工的健康宣传多样有效,疾病防治有针对性,有成效。
2. 具体措施:
² 定期组织保育员、保健医业务培训,结合保教工作要求,形成“一日活动操作细则”,完善后勤人员考评机制。
² 根据传染病的高发期,做好传染病的预防,降低传染病的续发率。
² 运用专业知识给予体弱儿、肥胖儿、视力不良幼儿及家长相应的指导。
² 通过多种途径围绕健康、安全向教工、幼儿进行宣传,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将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控制幼儿园事故的发生率。
3. 达成标志:
² 形成“保育员、保健医一日工作流程”细则。
² 各类幼儿常见疾病、传染病发病率低。
² 幼儿宣教率达100%,家长满意度95%以上,全体教职工卫生、安全知识宣教效果调查问卷知晓率达100%以上。
(五) 后勤管理
1. 目标:
² 加强后勤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服务性功能,为幼儿园创设一个安全、温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
2. 具体措施:
² 不断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并加强日常演练,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御灾害、危险的能力。
² 合理配置后勤部门人员,进一步落实后勤岗位职责,加强日常考核,增强服务意识。
² 加强财产、食堂管理,合理、规范使用经费,专款专用,养成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物归原处、规范操作的好习惯。
² 定期对幼儿园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幼儿服务。
3. 达成标志:
² 后勤人员满意度达到95%以上。
² 有较完善的后勤人员考评制度。
² 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财产保管制度。
² 校园安全无事故。
(六) 家庭社区工作:
1. 目标:
² 进一步密切幼儿园和家长的联系,形成家园互动工作机制。建立幼儿园与社区联动的工作机制,使社区与幼儿园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2. 具体措施:
² 针对家长需求,形式多样家园共育系列活动,完善家园联系制度,从而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和水平,家园同步教育。
² 重视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提升保教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
² 针对园区家庭教育的实际,挖掘家长资源,开展新型的家园互动内容,拓展家长志愿者活动:尝试家长参与幼儿园教研、教学活动,家长参与各项亲子活动策划,组织个性化家长会等,让家长参与、监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
² 利用社区资源弥补幼儿园教育资源的不足,拓展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加强与社区相关部门的联系,将课堂向社区延伸,发展幼儿的社会意识,增进社区居民和社会团体对幼儿园教育的了解。
² 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不断提升幼儿园服务社区、服务家长、服务幼儿的能力。
3. 达成标志:
² 形成较完善的家园联系制度。
² 家长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率达85%以上,积累相关资料。
² 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办实事,幼儿园在社区享有良好的声誉。
五、实现幼儿园发展目标的保障机制
² 为切实保障幼儿园三年发展目标的实现,幼儿园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保障
² 建立规划领导小组,加强幼儿园的科学管理。依靠园委会,工会,教代会的力量,吸纳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给教职工留有一定的空间,按规划有序地开展工作。
2.制度保障
² 完善各项考评制度,奖优罚劣,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成立园本评价小组,每年进行自评、检查、反馈、调整,使本规划能平稳实施。
3.经费保障:
² 保证幼儿园重点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对积极参加教改,课题研究、保教、管理工作有成绩的教工给予奖励。
4.园外保障:
² 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多方面的支持如经费、设备设施、人员配备等,争取家长、社区的理解与配合,共同完成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