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的概念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是幼儿园工作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园所业务管理者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带领全园教师围绕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而制定的行动方案。
教研的目的就是帮助园所教师解决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与困惑,提高本园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提高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
二.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制定的依据
1. 依据国家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及《指南》等。
2. 依据影响本园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困惑以及共同面临的难题等。
3. 本园的全园工作计划和保教工作计划。
4. 区县市学前教育部门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
三.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制定的流程
1. 调查分析教研工作现状。
这是制定教研工作计划的关键。
教研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2. 明确教研工作目标:
在初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梳理、筛选和诊断,并针对所诊断出的关键问题的可解决性,做出预期判断,由此制定出比较有针对性、经过努力就可以达成的教研目标,为今后教研工作指明方向。
3. 提出具体措施:
围绕具体目标、针对具体问题选择和采取可操作性强、灵活多样并且具体可行的方法和途径,以帮助教师解决实践中的困惑和难题,保证幼儿园教研总目标的实现。
4. 列出逐月工作安排
根据每个月的日常工作和重点工作,将制定的教研措施细分到每
一个月中,可以细致到每一次教研活动中,将幼儿园教研总目标具体落实到每个月中。
四.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的内容
1.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的现状分析
① 上学期教研的优势与成绩
②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 本学期教研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
① 梳理主要问题。确定本学期的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本学期教研的工作重点。
③ 确定具体教研目标。将主要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
③思考目标的针对性。思考目标怎么样定才能更符合本园实际和更具体。
④思考目标的可达成性。提出的教研目标要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和实现。
3. 教研工作的具体措施
① 方向性:教研具体措施要围绕教研目标,指明教研方向。
② 有效性: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有效性。
③ 系统性:每次教研活动层层递进,能逐步深入的解决问题。
④ 立足点:提出措施应多站在教师的角度上去思考具体的教研措施。
4. 逐月教研工作安排
① 教研时间:可以以月为单位,也可以具体到某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
② 教研目的:每一次教研活动应该有明确和具体的目的,并且与园所教研总目标相对应。
③ 教研形式:结合教研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考虑教研的有效性。
④ 教研调整:在教研活动中,应该根据教研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但有目的调整,以此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五. 幼儿园教研工作计划制定的内容要点
1. 幼儿园教研工作现状分析
① 结合上学期的教研工作情况,分析教研工作中的成绩。包括:当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优势,取得了哪些成绩,获得了怎样的提高和发展,上学期解决了哪些问题。
② 深入教学实践一线,及时发现本园教师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包括:教师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和教育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教师发展需要以及教研方式的有效性等方面的问题。
③ 通过多种途径与教师、保育员、家长或其他管理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全面调查和了解他们各自的真实感受和实际需要。
④ 根据调查情况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汇总,深入、细致的分析其存在的背景和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确定教研目标做准备。
2. 本学期教研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
① 梳理并诊断问题的轻重缓急,哪些是近期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解决?哪些问题急待解决的?等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学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即工作重点。
② 在明确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就是把大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
③ 思考目标的针对性。针对问题,要考虑目标如何更具体,更切合当前实际,更具有问题解决的针对性,在表述目标时,要清晰具体,可操作性强。
④ 思考目标的可完成性。业务管理者提出的目标,要贴近教师的实际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能够完成教研目标,可以达成的。否则就降低了教研工作的实效性。
3. 教研计划的具体措施
① 教研的措施要与目标紧密相连,以目标来指引教研方向。每一步措施都应针对解决每一个小问题而提出,并应指向某一具体的目标。
② 教研过程中,应体现教师“研”的过程,即学习、研究、实践、总结四个阶段的教研过程。教师是教研活动的主体,教师的学习不能脱离实践中的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所以,业务管理者在制定具体措施时,要深入思考:
n 学习——为什么而学习?
n 研究——为解决什么问题而研究?
n 实践——如何在时间中加强教师的研究意识?
n 总结——如何结合教师的实践开展随时随地反思和总结?
③ 教研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解决当前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教研的质量不在于解决多少问题,在于教师在教研中都研究的明白,透彻,并且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和落实,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质量和有效性。所以,每一环节的教研措施之间要相互有连续性,以保证教研的系统性和层层深入。业务管理者在提出问题前,一定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逐步分解,然后对每一步的具体措施作出选择和判断。
④ 制定的具体措施,应从教师的角度上考虑,即帮助教师解决什么问题,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用什么样的方式更利于教师的体验和感受,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调动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4. 教研工作逐月安排
① 教研时间:可以以月为单位,也可以具体到某一次教研活动的时间。逐月工作安排要具体,细致、清晰。避免假大空。例如
时间 |
教研内容 |
2月 |
制定教研计划 |
3月 |
组织学习、研讨 |
4月 |
下班实践、指导工作 |
5月 |
教研观摩 |
6月 |
教研总结 |
这样的分月教研计划没有具体的实际内容,没有任何意义。
② 教研目的:围绕教研总目标,将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制定出明确和具体的教研目的。要避免将常规性或事务性工作的内容也列入到教研工作计划中,比如,5月:大班幼儿参观小学;6月:庆祝儿童节等类似的活动。制定教研目的时,要思考
n 教研内容要说明什么问题;
n 教研的意义在哪里?
n 问题是孩子的问题?家长的问题还是老师的问题?
n 要达到什么样的教研目的。
③ 教研形式:结合教研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形式的有效性。可以根据研究的问题的普遍程度和所涉及的范围来灵活选择适宜的形式。
n 教研形式要为教研目的服务。
n 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更利于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
n 贴近教师实际水平的教研形式,更容易满足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需求。
④ 教研活动调整
教研工作计划要根据教研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灵活但是有目的的调整。同时,业务管理者要思考调整的教研计划,可以解决教师的什么问题来加强调整教研计划的目的性。
总之,教研工作计划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起着指导作用,为有目的的开展教研工作提供保障,为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研究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为园所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