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教师队伍要把握“专业”这个关键点,“专业”是不断发现孩子的力量,发现他们地兴趣,发现他们的想法,然后想办法支持孩子持续探究。
一、着眼于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
1. 让每一个人都感到“我很重要”。
2. 明确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思路。
园长自身要能够明确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制订与实施的工作思路,坚持“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现状看未来,透过需求看规划”,厘清思路,整体推进,明确规划的主线、关键点、主要环节或者阶段、主要的措施与策略、主要的监管与评价、园长在头脑中要把这些搭成一个框架,然后把实践的做法填到相应的框架之中,这样,哪些需要坚持,哪些需要摒弃,哪些需要调整,哪些需要创新,需要借助哪些力量等就能够一目了然了。
3. 制定和实施规划要选好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可以是教师工作中的亮点、也可以是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是一直未打破的“固定模式”或备受争议的“习惯套路”等。园长要学会在繁杂的工作中找到发展规划的突破口,抓住教师的需求,才能事半功倍有的放矢。
二、关注不同层面的教师与特殊群体
1. 愿景引领,激活新教师团队
如何如何让新教师尽快融人团队,如何对新教师团队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园长可以从愿景引领的角度进行切人,每所幼儿园都有自己的发展愿景,在这个愿景之下,每位新教师都会萌发出自己的职业愿景,园长要注重发挥愿景的引领作用,让新教师从认同到跟随,从跟随到付出,努力实现个人与团队的双发展。例如,借助对愿景的学习、分析与讨论,园长要注重引导新教师进行五步规划,即“自我评估与分析、环境分析、确定教师职业生涯目标、制订行动计划与措施、学校政策保障”,全方位打造新教师团队,使其成为幼儿园质量提升的重要力量。
2. 关注骨干教师
园长对骨干教师队伍的规划可以从几方面入手:
(1)重点打造、出名师,树典型,提炼骨干教学特色。
(2)平台助力,带徒弟、传经验、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3)团队合作、重研究、出成果、打造骨干教师梯队。
(4)目标导向、强优势、调不足、储备后备骨干力量。
3. 关注男教师——因材施教、发挥男教师优势特点。
4. 支持非专业教师群体的发展与规划
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内容就是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因此,让非专业新教师获得学前教育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积累经验,提高适岗能力是培训的目标取向。对非专业教师的规划与支持主要体现在以下六方面。
第一,集中授课。对于所有培训对象共同存在的问题,如教育理论、教学教法,适宜采取集中授课的方式开展培训。
第二,分组授课。分组授课有利于培训者根据非专业教师基本技能现有的基础或个人能力,对受训的教师进行同质组或异质组分组,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第三,骨干引领。发挥骨干示范、辐射的作用,非专业新教师通过现场观摩、聆听实地经验介绍、与骨干互动对话,快速积累直接经验。
第四,带教指导。立足园本培训,在观察解读、案例分析、岗位练兵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指导帮助。为非专业教师分别安排班务工作师傅和教学工作师傅,在日常跟班和学科教学中提供深层次的专业帮助。
第五,区域联动和园际互动。为教师搭建实践演练的平台,提供走出园门锻炼、亮相的实践演练机会。
第六,亮相比武。推动非专业教师通过“叙事论坛”“才艺展”“教学大赛”“案例评比”“爱生演讲”等途径,亮相展示,达到学习回顾、自我审视、相互学习、共同反思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