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立工作组:
² 结合本单位部门职能分工,成立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明确编制队伍、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
2、资料的收集:
² 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
3、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² 在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指出事故可能产生的次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
4、应急能力的评估:
² 对本单位应急装备、应急队伍等应急能力进行评估,并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5、应急预案的制定
²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制定过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所有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置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
6、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² 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
² 评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部门备案,并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