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班级计划的概念
幼儿园班级工作计划是以《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指南》以及幼儿园各项工作计划为依据,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以及本班实际状况确立的本班幼儿的培养目标和本班工作的任务要求,提出具体实施的步骤、方法等行动方案。是幼儿园将各项工作计划有效的落实到各班级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制定幼儿园班级计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班级是幼儿园的基层组织,是幼儿生活的场所,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必须通过班级教育实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对象——幼儿身上,幼儿健康成长与富有个性的发展以及幼儿园工作目标的实现,都直接取决于班级保教工作的成效,所以,有计划、有目的,科学合理的班级计划,是实现和达成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二.幼儿园班级计划制定的依据
1. 制定幼儿园班级计划,应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正常和法规为依据,如《幼儿园工作规程》、《纲要》《指南》等为依据。
2.以本幼儿园工作计划、保教、保健、后勤工作计划等为依据。
3.以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发展水平及发展需求、原有经验为依据。
三.幼儿园班级计划制定的流程及方法
1. 分析现状,收集相关信息: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对上学期班级保教工作的整体情况做全面、深入细致的分析。
2.全班保教人员一起研讨,制定班级计划:全班保教人员在深入学习《纲要》《指南》精神,把握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需求等,制定培养目标和详细的计划内容。
3. 再学习。班级保教人员将研讨后的计划形书面成文字,本班保教人员再次学习的一个过程。
4. 班级计划的调整。班级计划制定后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水平及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
四.幼儿园班级计划的内容
1. 本班现状分析:
① 本班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② 本班教师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教师特点、困惑及努力的方向)
2. 本学期工作目标及重点工作
从保教工作、家长工作、班级管理工作提出培养幼儿各项常规、良好的习惯、生活能力、知识、情感等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3. 工作内容和措施
制定围绕工作目标,罗列出完成工作的主要实施内容、途径和方法。
① 保教工作内容和措施
② 家长工作内容和措施
③ 班级管理工作内容和措施
④ 逐月工作内容安排
五. 幼儿园班级计划制定的内容要点
1. 本班现状分析
调查分析是制定本学期班级计划的基础,班级保教人员要集体一起分析班级幼儿的发展情况,既要有全体幼儿的分析,还要注重个别幼儿的分析和研究。
① 本班幼儿发展的基本情况。
n 幼儿基本情况介绍
n 本班大多数幼儿的特点,各方面的发展水平及发展需要和原有经验。
n 幼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n 个别幼儿的问题。如新入园幼儿、肥胖儿等。
注意事项:
n 对幼儿进行现状分析时,应结合上学期对幼儿的发展评估,分析本班幼儿发展的普遍特点和优势,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个体差异。
② 本班教师情况分析
n 教师基本情况介绍
n 班级保教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n 本班教师在日常保教工作中的困惑和应加强的问题等。
注意事项
n 对教师情况进行分析时,应了解教师的特点、需求和困惑,以及提出具体的加强和改进的方法。
班长和本班教师在制定班级计划时,应做到:
n 应通过召开班会、家长会、调查问卷等形式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他们对本班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评价,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n 根据调查的情况和对班级保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做出全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背景、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及需求,原有经验的把握、教育途径和方法是否适宜、环境创设应当如何加强等。
2. 本学期工作目标。
班级学期工作目标,是班级工作的重心,是班级保教人员工作的指南。应从保教工作、家长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三方面分别制定适宜的工作目标。
① 班级人员要认真领会《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的精神。
② 理解和掌握幼儿园各项工作计划的要求。
③ 把握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及需求,了解原有经验。
④ 思考工作目标的可达成度。
3. 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
围绕完成工作目标,罗列主要实施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具体从三方面考虑:保教工作、家长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
① 保教工作
保教工作内容包括:
n 生活活动:作息制度、来园、离园、锻炼、饮水、进餐、睡眠、入厕、安全、疾病预防、过渡环节等生活活动。
n 卫生、安全活动。
n 区域游戏活动
n 户外游戏活动
n 各领域教学活动
n 主题教育活动
n 教育研究
n 环境创设
n 家园合作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内容要点:
n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依据《纲要》《指南》内容进行。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现实需要,又要有挑战性,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扩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n 教育活动内容应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各部分内容有机融合,注重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
n 环境的创设要与教育内容相配合,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幼儿丰富的参与活动、操作实践活动,激发幼儿主动学习思考的兴趣。
n 保教工作应相互交叉,渗透、有机结合,做到保中有教,教中有保。
n 保教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创新性和灵活性。教师善于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偶发事件中发现教育的契机和价值,及时调整教育计划,灵活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在制定本部分内容时,要做到:
n 工作内容和措施与目标要密切联系,让目标有效的落实。
n 应针对目标的分解,每一步措施应针对一个小问题提出,并达到与之相对应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n 每一个内容和措施之间都应有连续性来保证目标的层层深入的落实。
n 提出的工作内容应具体、清楚。
② 家长工作
家长工作内容
n 家园交流、研讨
n 家长学校
n 家长培训
n 亲子活动
n 家长会
n 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n 家长、社区资源利用
n 记录幼儿成长档案
内容要点:
n 了解本班家长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
n 进行家长助教活动,丰富扩大教育内容
n 利用从事教师职业的家长资源实现家园共育
n 本着平等、尊重、合作的原则,与家长共同研讨教育幼儿的方法。
③ 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管理内容
n 教师技能和教育方法研讨
n 教育观念的转变
n 团结合作
n 遵守规章制度
n 出勤、财务和资料保管
n 安全工作
n 清洁、消毒工作
n 预防疾病工作等。
内容要点
n 结合教师情况分析梳理的问题,提出学习《纲要》《指南》的内容,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n 针对保教人员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比如,“老带新”活动,让老教师帮助新教师熟悉一日工作流程、掌握带班规律等等。
n 根据班级上学期在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本学期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及工作目标,提出班级管理工作任务和措施。
4. 逐月工作内容安排
班级逐月工作安排是落实班级计划中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措施的保障。应把本学期的重点工作和目标进行分解,一个一个落实到每个月的工作中,让班级全体教师的工作目的、任务意识更明确。
逐月工作内容安排包括:时间、内容项目。
内容要点:
① 制定逐月工作内容安排,要具有目的性和可操作性,内容描述具体详细。
② 逐月工作内容安排制定完之后,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在总结上月计划安排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下月的重点和工作内容安排。
总之,班级计划制定的科学、合理,符合本班实际情况,决定了幼儿园保教工作质量的提高有方向,有目标,班级计划制定的过程,也是全班保教人员统一认识,学习提高的过程,同时,幼儿园教育培养目标又是通过班级对幼儿进行的保教工作才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