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托班班级计划-案例

所属分类:评语计划总结 发布时间:2025-02-05 23:26:15
通过制定教学计划,丰富家园联系栏,可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同时,通过合理的工作安排和分配,班级工作计划可以避免重复工作和浪费时间,从而提升班级整体的工作效率。

 

一.班级现状分析

1. 幼儿现状分析

通过家长问卷调查、家访等形式,我们对幼儿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班共有幼儿15名,最小的2岁2个月,最大的2岁7个月,年龄差距不大。

优势:

(1)幼儿喜欢听成人讲故事,能用语言与成人交往,多数幼儿能主动向成人表示意愿。

(2)幼儿喜欢听音乐,并能在成人的带领下,进行简单的律动活动。(3)幼儿喜欢参加户外活动,爬的动作发展比较协调。

(4)幼儿比较喜欢小动物,尤其是小鱼,愿意观察。

有待加强的方面

(1)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幼儿在家吃饭、睡觉,多数无规律。

(2)幼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大部分幼儿不愿意与人交往。

(3)幼儿刚刚入园情绪不是很稳定,个别幼儿出现了一些分离焦虑的现象。

2.教师现状分析

本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比较高,也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的老师在理论方面知识丰富,但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工作经验。有的老师对托班幼儿年龄特点掌握得好,对幼儿有爱心、生活护理细致,在生活护理及养成习惯方面能为班里提供好的经验与措施。有的老师今年刚刚调入本园从事保育员工作,努力好学,但对本园的保育员工作还不大了解。

 

二、工作重点

1.稳定幼儿情绪,解决幼儿初入园的分离焦虑问题,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2.创设幼儿喜爱的家的环境,让环境无形中与幼儿对话,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3.创设游戏情境,鼓励幼儿与他人进行交往。

4.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及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三、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

 

1.生活活动

(1)保证幼儿的饮水量。

①通过设立“养小花”的游戏活动,吸引幼儿喝水,保证幼儿的饮水量。

②通过讲故事,让幼儿了解喝水对自已的好处,促使幼儿自觉自愿地饮水。

(2)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体验做事情的快乐。

①注重养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培养。

②利用环境及教师和幼儿的榜样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

(3)关注幼儿的各种需要,吸引幼儿喜欢来幼儿园。

①关注每名孩子的心理需要,用教师的关爱转移幼儿的依恋对象。

A. 接待来园时,老师用微笑、拥抱等肢体语言,减少幼儿的恐惧感

B. 离园时,老师可以夸一夸幼儿在园里表现,并发给幼儿一些小礼物鼓励幼儿。转移幼儿的依恋对象。

C. 结合孩子喜欢游戏的的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喜欢上幼儿园。

D. 创设幼儿能够自由自主活动的空间,把周围墙面留给孩子。

②关注每名孩子的物质需要

A. 提供幼儿喜爱的玩具。

B. 创设象家一样的班级环境,吸引幼儿来园。

 

2.教学活动

(1)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使幼儿逐渐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在幼儿园里感到温暖、安全、快乐。

(2)在半日开放、日常生活等活动中,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在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快乐。

(3)通过游戏情境,鼓励幼儿与他人友好地交往。

 

3.区域活动

吸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逐步建立游戏常规。

措施:

(1)通过玩具找家”的游戏,使幼儿在活动中知道玩具要放回原处。(2)通过制作小标记,巩固幼儿对标记的认识。

(3)提供丰富、有趣、可操作性强的区域材料,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4)创设舒适的家庭式环境,使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充满欢笑。

 

4.户外活动

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幼儿体质。

(1)与家长一起提供丰富有趣的游戏材(大老鼠、毛毛虫、多变飞盘

等),吸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创设游戏情境,在游戏中发展幼儿体能(走、跑、跳等)。

(3)利用多种形式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冬练。

 

5.家长工作

通过多种方式,使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工作,减少家长的各种顾虑。

(1)利用照片、录像等形式,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以减少家长的顾虑。

(2)利用家长栏,调动家长参与育儿好办法的交流活动,引发家长之间的互动。

(3)通过打电话、预约交流等多种形式,加强面对面的交谈机会,根据个别幼儿所面临的困难(适应幼儿园生活、进餐、大便、住宿等),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制定措施。

(4)合理有效地开展好每月的家长半日开放活动。

(5)每月末班长接待日。

 

6.班级管理工作

(1)通过进一步学《保育员日常工作评价标准》提高保育员工作的质量。

(2)通过学《幼儿园托班教养工作大纲》,提高教师对托班幼儿的了解,能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教学和游戏活动。

(3)每个月组织班会,了解教师的需求及对班级的建议对于班级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做到思想统一;对于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做好托班幼儿的教育和生活护理工作。

 

四、逐月安排

 

8月

(1)召开班会,制定学期班级计划。

(2)家访、了解新生和新寄宿幼儿的基本情况。

(3)布置环境、打扫卫生,做好开学准备。

9月

(1)稳定幼儿情绪,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2)创设温馨的、自由的、幼儿喜爱、有安全感的精神环境。(3)丰富活动内容,学做模仿操。

(4)逐步建立进餐、午睡、洗手、喝水等环节的常规。

10月

(1)引导幼儿学习遵守进餐、午睡、洗手、喝水等环节的常规。

(2)加强对幼儿的生活照顾,防止幼儿生病。

(3)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锻炼活动,培养幼儿参加锻炼的兴趣。(4)十一国庆节,节日教育。

11月

(1)洗手时注意提醒幼儿卷袖子,以免弄湿衣服。

(2)冬季护理不疝手,学习擦油的方法不露小肚皮。

(3)开展“彩色宝宝”主题活动,激发幼儿参加艺术活动的兴趣。

12月

(1)新年庆祝活动,感受节日的气氛和快乐。

(2)开展“天冷我不怕”主题活动,鼓励幼儿坚持来园,不怕冷。并能积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1月

结合对幼儿的日常观察,对幼儿进行分析、测查。总结班级工作。

 

案例点评

优点:

1.教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得比较准确。这与教师善于观察幼儿,并与孩子入园前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家访有着密切的关系。

2.提出的目标和任务符合托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要。如:“入园初帮助幼儿克服分离焦虑”;“让幼儿喜欢幼儿园”;“鼓励幼儿与人交往”,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等等。

3.措施比较具体,可操作性强。如:“创设象家一样的环境”、“把周围的墙面留给孩子”、”让环境与幼儿对话”便于操作,又反映出教师对环境是主要的教育资源的理解与应用。尤其是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提出“在日常生活中随时进行”体现了教育与幼儿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值的提倡。

4. 体现了许多新纲要的教育理念。计划中多次提到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趣、可选、可操作性的材料”对于引导和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创造了条件。

 

问题:

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在召开班会时,对幼儿发展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讨教育的策略,从而使观察孩子、研究孩子、思考教育教学的策略真正地成为每一位保教人员的职业习惯。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托班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