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的组织与召开
一、班会的定义与作用
班会是班长带领班员教师召开有关班级事务的会议。制订班务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班会,及时传达园务会议精神,落实的整体工作计划,是班长的职责所在。
1.班会的作用
组织与召开班会的主要作用是完成园里的工作,实施班级保教工作计划,发现班级工作中的问题等。
二、组织班会的主要流程:
1. 制订好本班的班会计划。班长要为班会召开做好充分准备,要分析班级工作的优势和问题,明确本次班会的目的,确定班会的形式。
2. 按园内制度召开班会,并预先将内容告知参会教师。班长组织班员教师共同讨论班会召开的时间和内容。一般情况下,依据班级需要,班会至少隔周召开一次。如果时间过长,积累的问题可能会多,不利于及时处理。如遇重大活动、特殊情况等,可以临时召开班会。确定时间后应预先告知班员教师,以便教师提前思考,使“讨论”环节能够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并做好记录。班长组织教师就重点问题进行讨论,在达成共识后,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同时,班长要做好会议记录,形成班会纪要。
4. 做好总结与反思工作。班长对班会工作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继续思考进行总结。班长还可带领班员教师一起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享并吸取他人的有益经验,提高班员教师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班会的常规工作内容
1. 讨论班级幼儿的常规培养
针对此项内容的班会一般在每学期初或班级某项常规出现问题的时候进行。班级常规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不断进行调整。常规调整的依据包括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目标、幼儿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以及教师培养策略。通过班会的召开,班长与班员教师在常规培养方面达成共识。
2. 讨论班级幼儿的发展状况及支持策略
在班会上,班长组织班员教师一起讨论本班幼儿所处的最近发展区和近期的学习与发展状况,如幼儿一日生活的组织与管理、家长工作、教育工作(主题活动、集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以及班级环境的调整等,从而明确下一步的保教工作,更好地为幼儿服务。
3. 上传下达落实园务工作要求
班会上,班长主要向班员教师传达园级分配的园务工作,并与教师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如对园内各项大型活动方案的制订。
4. 带动班员教师互助学习
定期召开班务学习会,针对班级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例如,教师推荐好书好文,树立新师德,学习反映“课程”理念的相关内容等,形成班级内的学习共同体,带动班员教师相互学习与帮助。
5. 针对专题进行研讨活动
班长带领班员教师针对某一主题进行研讨,如分离焦虑的应对策略、亲子采摘活动的预案、毕业典礼的活动设计、班级环境的创设,以及针对小组或个别幼儿的教育策略的研究。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