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定幼儿歌唱教学活动指导计划
1.根据上学期幼儿发展评估、幼儿发展目标等制定学期计划。
2.根据主题确定月计划、周计划。
3.每月至少学习4个新的音乐活动,包括歌曲、打击乐等。
二、撰写教案前选择教材、分析教材
1.选择教材
教师要在了解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歌唱水平选择适于幼儿学习,促进幼儿能力发展的歌曲。
2.分析教材:
上好一节音乐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就是分析教材,要充分挖掘教材,准确地找出歌曲中的重点、难点部分,找准目标,使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为目标服务。
3.制定教学活动教案(附小中大班教案范例三篇)
1)确定活动名称:明确活动的内容,即要学什么?例如:歌唱活动《蝴蝶花》
2)确定目标:
教师依据艺术领域总目标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科学把握幼儿情感、态度、知识和技能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² 制定目标要能体现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例如:认知方面的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主要以学习歌曲、掌握歌词及旋律为主。情感、态度的目标是喜欢参与歌唱活动,敢于大胆演唱等目标。
² 依据教学活动的内容制定,如果是第一次活动,可将目标定为:学唱歌曲《╳╳╳》,初步掌握歌词,尝试用自然声音演唱。如果歌词较复杂或有两段,可在目标中具体指出,初步感受歌曲旋律;学习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尝试跟随伴奏演唱。
² 依据学习歌曲的重难点制定。如果歌曲的旋律中有附点、切分、休止等,在制定目标时可分为:熟悉歌曲旋律,初步掌握附点或切分音的节奏,并尝试演唱。
² 依据歌曲的旋律特点制定,例如:初步感受不同拍子(二拍子、三拍子)或不同性质的歌曲(进行曲、圆舞曲)的特点,学唱优美、舒缓或活泼的歌曲,初步尝试用准确的节奏和音调表现歌曲的情绪情感。
² 准确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教师在设计歌唱教学活动目标时要全面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着重分析歌曲及教学内容,制定出本班幼儿、具体可行的教育目标。
3)活动准备
² 物质准备:本节教学活动要准备的教具、歌曲等。
² 经验准备:对歌曲里反应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
例如:歌唱活动《蝴蝶花》,物质准备是乐曲《蝴蝶花》,蝴蝶标本若干、蝴蝶花图片;经验准备是认识蝴蝶花这种植物;认识过多种蝴蝶,同时幼儿对蝴蝶感兴趣。
4)活动过程
² 音乐活动的过程按照功能结构可分为:开始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各环节都有各自的目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方法以及时间的安排。
² 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应有效地将幼儿的情绪调动起来,用时不易过长。组织幼儿并集中幼儿注意力,明确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教师运用趣味性的语言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这个环节一般都是听音乐做律动、拍手走步、模仿动作进教室,幼儿安定情绪后进行发音练习,此环节占上课总时间的15﹪。
² 基本部分要完成活动的主要目标以及解决重、难点问题,也就是幼儿学习新知识环节,教师运用图谱、游戏法、幼儿创编动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歌曲的内容,完成教学目标。此环节占上课总时间的75﹪。
² 活动结束部分尽可能将幼儿的精神和体力放松、回复到正常状态,一般用时较短上课总时间的10﹪。教师运用游戏语言引导幼儿听音乐做律动出教室,或用新学习的歌曲做律动出教室结束活动,也可以自然结束活动。
4.设计教学活动的要求
围绕教学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1)重点:是指教学目标中所要完成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
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首先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教育活动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学习新歌重点是引导幼儿理解歌词的意义,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有感情地表达情趣与风格。
2)难点:在活动中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是教育活动中幼
儿容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在新歌教学中较难掌握、表达的某些乐句、节奏等。例如:曲谱方面的切分音、附点音符、装饰音、休止符、变换拍子;唱歌方面的合唱、轮唱,弱拍唱起、变化速度、变化力度、停拍、气息运用、情感表现等。
3)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要运用各种辅助手段以及幼
儿能接受的教学方法,对活动的重点、难点加以突破,否则不但幼儿听不懂学不会,还会为理解以后的新知识和掌握新技能造成困难。
-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