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 -幼儿过渡环节常规培养方法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4-09 06:58:01
根据每个过渡环节的特点设定适宜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不同类型过渡环节的组织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培养

幼儿过渡环节常规培养方法

- 活动文案 -

一、做好过渡环节的教育准备

1.班级教师应统筹规划一日生活过渡环节,根据每个过渡环节的特点设定适宜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

2.体现过渡的自然性、自主性,满足幼儿的发展适应性,实现教育的渗透性。

3.提前做好发出过渡环节信号的准备、场地转换的准备,确保信号清晰、场地安全、材料充足。

4.根据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制订场地、内容调整的应对计划,设想安抚幼儿情绪的策略。

二、不同类型过渡环节的组织

1.常规式。

以喝水、洗手等生活活动作为过渡环节、实现活动转换。每个活动结束后老师都会请小朋友们小便、洗手、喝开水,所以这已经成了一天中做得最多的常规事项。

2.游戏式。

小朋友在排队准备外出或活动完后收拾整理的空余时间,教师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猜猜谁是带头人、我的飞机开始飞等,游戏使本来松散的孩子们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了一起

3.信号式。

教师可利用音乐、琴声、小铃等作为信号吸引幼儿注意,将幼儿的兴趣自然转向下一活动,实现活动转换。如,在点心的空隙,可以放一些音乐,既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又给予幼儿聆听、感受畅想音乐的体验。

4.自主式。

例如,教师可先请吃完饭的孩子,可以去画画、看书、玩泥工,也可以观察自然角中的的动植物,孩子们对喜欢的事情往往玩得特别开心,开心的时候他们对老师的指令也更乐意服从。

5.铺垫式。

有时过渡环节还可以为下一个活动做好准备。孩子们有事可做,又把做事拖沓孩子注意力吸引了过来,使他们很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也为下一个活动环节作好了前期的准备。

三、丰富的过渡环节内容

1.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方式,教师可将过度环节中的等待,替代转化成为了游戏中的等待,提高幼儿对轮流等待的期望。

2.谈话活动。

教师和幼儿之间可以进行有一定主题的、但同时又是发散性的、自由联想性的谈话。既能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能同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

3.讲故事活动。

教师可以在过渡环节上进行讲故事活动。选择适宜的教育目标,自由选择体裁,时长等现成的故事资源。讲到哪里就在哪里留下折痕,下次可以继续接着讲。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