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教师如何设计提问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4-11 09:29:01
教师的提问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六大策略:

幼儿教师如何设计提问

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通过提问来促进幼儿积极思考,感知和理解知识。教师的提问水平如何,直接影响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如何设计有效的提问,有六大策略

1. 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2. 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方式和规律。

3. 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4. 要多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5. 把握关键问题,紧扣目标

6. 面向全体,合理分配

策略一: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设计提问的内容应该与幼儿的学习水平、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相适应。问题过难或过易都不能引起幼儿积极思考,不能发挥提问的作用。如我们问三岁的孩子:“是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地球绕着太阳转?”幼儿将无从回答问七岁的孩子“1加1等于几?”也没多大的价值。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还要注意调整词汇和句子结构,符合幼儿的语言和概念水平,使提问的问题适合幼儿的能力水平。

策略二: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

提问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问题之间要有着严密的逻辑性。教师在设计时要想想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经验呢?老师不仅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而且每次还要全面思考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才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提问游刃有余。

策略三:教师设计提问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针对性说的是,提问是针对一定的目标设计,要为完成教育活动目标来服务的。  提问的主要目的是启发幼儿通过观察、思考、想象、讨论等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要求提出的问题既能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又能向幼儿提示操作、观察、探索的重点部分。比如说,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前提问幼儿:“请小朋友认真观察木头、石头、铁钉放入水中后会怎样,什么东西浮在水面上,什么东西沉在水等等。

策略四:教师应设计开放性的问题。

通过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在脑海中迅速检索和整合已有知识、经验,重新组合得出新的结论。比如说,玩具柜中的玩具怎么分类?你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吗等等这类开放性的问题,来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策略五:把握关键问题,紧扣教学目标。

关键问题能促进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展,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质的飞跃。所以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发展有价值的内容,设

计重点问题,来促进幼儿获得经验的提升。

策略六:教师设计的提问要面向全体幼儿,合理分配教师关注点。

我们经常发现老师一提问,就把注意力放在了能力强,喜欢发言的幼儿身上,导致一些孩子经常在活动中保持沉默无语的状态。教师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在《海边的鸟儿》活动中,对一些能力较差的孩子,教师就设计了提问:“你知道海边有什么鸟儿?”对一些能力中等的孩子教师设计的提问是:“海鸥是什么样子的?”而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教师则提问:“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海鸥飞翔的样子吗?”由于教师准确把握幼儿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地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提问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教育技能,是需要教师潜心研究,摸索技巧,不仅要在提问的目标、形式和方式上下功夫,还要对幼儿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设计有效的提问,使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