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与能力的方法
1、 如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
² 观察对幼儿来说十分的重要,教师应通过日常活动、教育活动、游戏活动等多种途径有意识地组织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
1)帮助幼儿确定观察目的和任务:
² 直接提出问题,让幼儿明确观察目的;
² 设计开放性问题,帮助幼儿思考;
² 追问,引导幼儿去观察他们以前没有观察到的事物,以产生更大的兴趣。
2)给予幼儿实践的机会:
² 用图画或符号记录观察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帮助幼儿将观察到的内容加以记录和总结;
² 开辟发现角或墙饰“我的新发现”帮助幼儿展示自己观察到的新发现;
² 在活动区提供特征相似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在操作中观察、比较、找出物品的异同点。
3)教给幼儿观察的方法:
² 教师应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² 在进行同类事物的观察时,使幼儿学会比较、求异同、从而抓住事物的特征,提高观察力;
² 教师指导幼儿根据观察对象,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根据观察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按照时间、空间、 整体和部分、从左到有或从右到左等顺序进行观察。
2、 如何让幼儿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² 探索、解决问题是幼儿好奇心的一种表现,他们总是希望通过自身的活动来认识周围的世界。这种探究问题的欲望和力求解决问题的行为是幼儿获取知识技能的动力源泉,也是创造性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1) 在活动中引导和鼓励幼儿提问,通过设置“问题箱”来搜集幼儿的问题,鼓励、支持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找到答案。
2) 把身边的科学变成游戏,同幼儿一起玩,一起发现问题。
3) 提供材料,鼓励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当幼儿提出问题需要解决时,教师应该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支持。
3、 如何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² 1)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探究。
教师要在一日生活中随时发现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探索身边感兴趣的事。
² 教师可以通过倾听幼儿的自由交谈,了解幼儿谈话内容,平等与幼儿交流,设置问题箱等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
2) 提供适宜的环境材料,引发和满足幼儿探究的需要。
² 环境材料为幼儿探索活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环境材料要便于幼儿自由选择、自发探索,要数量充足,种类齐全。
3)尊重幼儿,接纳幼儿不同于成人的想法和做法。
² 教师要善于安静地倾听幼儿的想法,使得幼儿乐于分享和表达真实的想法;
² 应尊重幼儿的不同想法,不否定幼儿的观点,允许幼儿有不合情理的猜想;
² 允许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探究。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寻找答案。
² 教师作为平等的探究者参与其中,进行隐性指导;
² 让幼儿亲历探究过程,感受探究的结果;
通过提问、交流、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