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幼儿食品安全制度的建立健全及不断完善,制度可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有效,越落地、越具有可操作性越好。
二是,要严把幼儿食品安全的六大关,哪六大关呢?
第一关,严把食品采购索证关
第二关,严把食品验收关
第三关,严把食品留样关
第四关,严把餐用具消毒关
第五关,严把食品操作规范关
第六关,严把食品库规范管理关
我们今天重点说说第三关食品留样关,大家都知道:
的食品留样,是确保幼儿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根据国家的《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卫生规范》的相关法规,为保证食品卫生安全,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也为了一旦有食物中毒能及时查明食物原因,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为此必须实行食品留样制度。
那具体地说食品留样对于食品安全管理到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
第一点:是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确保就餐幼儿的饮食安全;
第二点:是为考察食品质量提供实物依据的重要手段;
第三点:是检验是否是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
第四点: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提供留样样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们青苗荟自己的真实案例,充分体现了食品留样的重要性!
这个案例的名字叫“食品留样,平息了一场由“臭鸡蛋”引发的家长恐慌!”这里说的“臭鸡蛋”当然是带引号的啊!
案例的详情是这样的:
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度过愉快的三天假期后,宁波青苗荟迎来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早晨。按照事先公示的食谱,放假后第一天早餐是黄瓜炒鸡蛋这道菜,为了确保放假后第一天幼儿的早餐按时完成,厨房提前预订了鸡蛋,由配送公司送到。放假后第一天早晨,厨房人员在打鸡蛋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由于潮湿出现霉点的鸡蛋,于是厨房人员就将其放在一边,坚决不给孩子食用。但没想到的意外事情发生了。当天上午厨工没按照每天规定的时间倒垃圾,更没有将垃圾放到垃圾袋中倒在指定的垃圾点,而是鬼使神差的将其扔到了小区大门口的垃圾桶中。随后被家长发现,并拍照发至朋友圈,说"这家给孩子吃臭鸡蛋!
当即通知教委、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并将当天的食品留样的样品及登记簿送达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留样检验;同时向家长开放了厨房监控录像,通过监控的回放,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厨师在操作环节接触过"臭鸡蛋"。
食品送检后的7天里,孩子们并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期间,封闭厨房,停止了厨房工作,并委托附近星级酒店为幼儿提供了7天所需的餐点。7天后,食品留样检验报告出来了,报告证明当天确实没给孩子食用发霉的"臭鸡蛋",权威部门的检验结果获得了家长的认可。
这个案例中,是不是充分的证明了,"食品留样"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严把"食品留样"这一关呢?
我们先来看看在食品留样这关上,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是,有的留样人责任意识不强,食品留样留的不全:有上顿、没下顿、随意性很强。
二是,留样餐具不消毒。留样时只把留样柜中到期的留样盒里食物倒掉做一下简单的清洗,未进行消毒继续留样。用于留样的容器无法满足消毒、无菌要求,反反复复使用,极易滋生细菌。
三是,有的食品留样盒无盖、也不贴标签。当问到为什么没盖也不贴标签呢?回答基本上都一样:“忘了”。这种事儿怎么能忘呢!实际上很明显,无非是
不重视,怕麻烦,没形成习惯。
四是,有的未做到专人专柜。按照规定食品留样存放的冰箱应专用,冰箱内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其它食品,并由专人负责。
五是,热食未充分凉透就进行留样。食品未充分凉透,突然进入低温环境中,食物中心容易发生质变。
在了解了食品留样存在的安全隐患之后,也许有老师会问如何严把食品留样关呢?
在我看来重要的是规范食品留样的标准与流程,
食品留样的基本标准与流程:(我给大家梳理了九条)
1. 每天每餐每样食品都要留样;
2. 留样重量满足250克:每个省市对于食品留样重量的要求可能略有不同。
3. 留样盒加盖并贴标签:标签上标明留样日期、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
4. 食品留样的保留时间:满足48小时。
5. 食品留样须使用专用冰箱。
6. 食品留样须专人负责。
7. 食品留样须有留样登记。
8. 48小时后将食品留样倒掉,留样盒彻底清洗、消毒。
9. 保健医负责对留样食品做经常性检查。
10. 以上这九步要求厨房人员、园长、保健医都要倒背如流、负于行动,并有监督检查。
总之,把好食品留样关-----才能确保筑起幼儿食品安全的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