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测试实施篇
幼儿体能活动的概念及原则
一、幼儿体能活动的概念及意义
1.体能活动
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内科学合理的,有计划、有目的的设
计和完成并提高幼儿运动技能的一种活动形式。
2.体能活动的意义
通过对幼儿运动的指导,使幼儿了解身体并通过锻炼发展自身的身体素质、意志、认知技能等能力,富有创意的表现自己,促进情绪的成熟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设计幼儿体能活动的理论依据
(一)科学性
1.符合年龄特点:不同年龄的幼儿,身体和心理上的发育具
有较明显的差异,在确定幼儿体能活动的目标、选择活动的
项目与内容以及组织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年龄上的差
异性,活动的内容既要易于幼儿接受,能促进幼儿的发展,
又要能吸引幼儿。
2.活动量要适宜:幼儿身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尚不够完善,
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负荷量十分有限,在幼儿体能活动项目、
内容的设计与选择上,游戏活动的时间以及练习的距离、次
数等方面的安排上,应考虑幼儿机体的承受能力,既要能有
效地锻炼幼儿的身体,又不可使幼儿的机体过于疲劳或受到
任何的伤害。
3. 上、下肢配合,动静交替:这不仅能避免幼儿身体的某一
部位过于疲劳,而且,有利于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
(二)实效性
1.幼儿体能活动的设计以及实施过程,都应努力地使幼儿
的身心得到一定的锻炼,体能得到协调的发展,心理素质
得到适当的提高与增强,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2. 幼儿体能活动的内容十分丰富,幼儿园应根据当地以及本园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设计,充分挖掘当地的有效资源,使幼儿体能活动的开展既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又能显示出地方性、民族性和传统性的特色。
(三)兴趣性
幼儿体能活动的内容、形式、活动的方式、组织的方法等,都应体现丰富性和多样性,以激发幼儿参与运动的兴趣,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活动中,练得开心,玩得尽兴。
(四)新颖性
1.在幼儿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应充分利用废旧物品、
现有器材和材料,变废为宝,巧妙运用,不断挖掘和开发出
新的运动器材和新的活动内容。
2.幼儿体能活动的内容、形式与方法应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
新,重视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同时关注和积极利用幼儿的兴趣点以及自发的想像与创造。
(五)教育性
体能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的教育,既要体现健身性,又要体现教育性,寓教育于体能活动之中,是设计体能活动时必须考虑的重要观念,我们应将幼儿的体能活动视为一种对幼儿进行综合教育的手段与过程,力图使幼儿在体能活动的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与才干,并能获得多方面的良好教育和影响。
二、幼儿体能活动设计的原则
1.适应原则
教师在设计幼儿体能活动时,要做到心中有数,必须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年龄特点来创设运动技能的难易程度和运动量的大小,要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和游戏形式来完成身体运动。
2.游戏原则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各项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游
戏的主线。避免成人化教学,在每个动作需要完成时,首先要赋予这个动作一个故事或是一个幼儿感兴趣的名字,来激励幼儿完成动作。
3.实况原则
根据本园的具体情况和现状因地制宜来设计场地、投放器
械或自制教具。
4.量控原则
组织每一次体能活动时,最先想到和预计的就是如何把控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教师要根据运动技能的难易程度和活动时间来预计和设计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的把控是防止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过度疲劳造成身体伤害的先决条件。
5.放松原则
放松原则是指在活动的过程中,师幼之间有一个健康的良好的活动环境和氛围。这就要求教师活动前要预设环境的场面和效果,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心理上的放松,做到心中有数,预见可能会发生的事并准备应对措施。
6.灵活原则
即便是设定好的教学内容和游戏形式,也有可能会因为活动场地的临时变更、季节温度的变化影响预计的效果。要求教师不但要有灵活的头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自己教学的最佳方案,以求达到顶级效果。
7.差异原则
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要考虑和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实际体能水平情况来调整活动内容、目标和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