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培养-幼儿体育教学活指导建议

所属分类:大班社会教案 发布时间:2025-04-24 20:00:01
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培养

幼儿体育教学活指导建议

一、做好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和知识、技能准备。

1.活动前,教师要提供丰富的体育活动器械,刺激幼儿活动的欲望,合理布置场地,方便活动,还要做好安全检查。

2.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知识、技能的准备情况。

1)教师既要了解全班幼儿的情况。如,体育活动《有趣的气球》,课前教师可以要求每个小朋友回家去想一想、玩一玩“气球有多少种玩法”,然后组织幼儿在活动中进行交流。由于幼儿有了充足的准备,在活动中主动参与,积极表现,玩出各种玩法,教师及时发现并组织幼儿互相学习,使幼儿在教师和同伴的接受和肯定中,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2)又要针对个别能力较弱的幼儿事先做好准备,在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安排他们表演示范,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对自己的认识。

3)教师还应对场地、器材的性能有充足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在开展活动前选择适合运动的服装,并把自己的精神状态调整到最佳点,以饱满的精神、良好的情绪状态出现在幼儿面前,用自己的活力带领幼儿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

二、创设问题情景和轻松的活动氛围,引起幼儿参与锻炼的兴趣

1.在活动开始部分,教师的指导策略应着重于幼儿生理和心理的适应性准备。

1)教师首先要运用语言或环境的创设、角色的分配和选择等手段来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积极性。如:“今天我们来做哪吒,练本领,去战胜敌人?”

2)其次,带领幼儿运用律动模仿操、小游戏等做热身运动,提高机体的活动状态,以尽快适应较大运动量活动。

2.在活动练习过程中同样要设置情境,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来激发调动幼儿活动、运动能力的兴趣,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

1)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引起师生积极态度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如,在“穿过小树林”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在操场放置障碍物,让幼儿练习曲线运动,模仿小白兔、蝴蝶、小鸟、蜻蜓的姿势,就能引起兴趣。新鲜、活泼的情境,将会给体育教学带来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

2)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体质、能力、个性的差异,安排不同的难度,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如在练习跨跳时,可以让幼儿自行设计不同的宽度和高度,使活动内容具有难度和负荷量的差异。充分尊重幼儿的人格,给幼儿自由选择活动的机会,以满足幼儿不同的需要,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活动结束时要让幼儿做一些简单的放松动作,轻松有趣的模仿动作、小运动量的游戏,或收拾玩具、整理衣服等使幼儿的身体和情绪逐渐恢复到平稳状态。让幼儿在这样的融洽、安全的心理氛围中身心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让幼儿在活动体验中完成动作的学习

1.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新动作技能时要让幼儿在比较轻松自由的体育活动情景中,通过独立的观察、模仿、探究、发现相互学习和相互纠正等方式去进行学习。

以幼儿学习踢足球为例,一开始教师并不示范,而是启发幼儿动脑筋:“足球可以怎么玩?”由此引出幼儿多种创造性的玩球方法。然后进一步提出:“你会用脚玩球吗?”带着问题,积极地尝试着学习踢、运、停球等,经过练习、观察,最终掌握了踢足球技能,获得成功。这样的学习活动,提高了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信心,又使其身体各部位得到了锻炼,动作水平得到了发展。

又如让幼儿学习从高处往下跳为例:一开始,只是让幼儿自由选择高度较低的平台,然后请几位能力强的给大家示范,再由教师把要求示范给幼儿,诱导幼儿练习。随后,教师出示各种高度的平台,放在场地四周,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

同高度。这样,不管能力强弱,还是胆量大小,幼儿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都对自己产生满意的感受。

四、加强基本动作练习方法的指导

1.教师首先指导幼儿学习分析动作。

1)新学动作与哪些已经掌握的动作有联系;完成该动作时身体哪些部位和器官参与,身体各部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的。

2)其次,想与练结合,它是提高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将动作练习与表象练习相结合主要采取两种方式:

一是先进行动作练习,再进行表象练习;

二是先进行表象练习,再进行动作练习。

3)练与想结合,还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教一个动作,教师都有意识地采用讲解、提问、评价及语言强化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记住所学动作的名称、要领、连接方法、动作节奏等。

五、合理调控活动过程中的运动量

1.教师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规律和幼儿生理机能的特点合理调节控制幼儿体育活动运动量。

1)运动量的调节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体质、季节、器械、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做到高密度、低强度,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2)活动量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六、注意安全和保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在幼儿体育活动中,教师既要注意给幼儿充分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励幼儿大胆、勇敢地去参加各类活动,又要保证活动场地、器械的清洁、平整、稳固,同时对幼儿活动的方向、路线做以选择,教师还要对幼儿的着装、情绪、擦汗、喝水的适时适量进行指导和调控,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幼儿的体育活动能有序、安全地开展。

七、组织形式多样,手段、方法合理有效

1.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应将集体个人、小组等多种形式组合

2.还可以将园内、社区、公园、社会机构等活动地点相结合

3.根据活动内容的需要,充分使用各种媒体手段,多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4.活动内容与材料不一定统一,可让幼儿充分行使自由选择的权利,每一活动的目标、内容、材料、形式、时间、空间等要有较大的开放性和教育活动的弹性

5.教师要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讲解和示范。示范动作是最生动、最具体的直观方式,它能使幼儿直接地感知动作的全貌,能够实现幼儿模仿的愿望,容易被他们接受。例如:让幼儿排队,虽然喊出“面对黑板站成一排”,孩子们还是手忙脚乱打转转,不知如何是好如果教师面对黑板一站,并说“大家像我这样排好”幼儿就会立即排成一行。

6.在示范过程中,要适当地穿插上讲解,并进行适当的提问,以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同时又能检查他们理解的程度,便于针对性的教学。

八、教学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回顾与反思

1.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回顾反思,分析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行为得失,从而能有针对性地改进缺点,有利于自己短时间内快速成长

2.当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对自己的经验作系统总结,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常的方法是勤思和多记。反思的方式:

1)对照自己之前的活动设计,回顾活动的过程;

2)抓住活动中自己感受最深的环节。

3)教师要多与人交流;

4)多看他人的教学活动;

5)多看书学习自己多思考。

- 全文完 -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