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午睡环节的安全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幼儿午睡环节的安全隐患:
一是,有的床就不安全,要么层高幼儿上下有危险,要么床板不光滑,毛刺扎到幼儿的小手。
二是,有的午睡前检查不到位,有些幼儿将小卡子、小球球等物品带上了床,出现过小卡子把嘴划破、小球球塞到了耳朵里。
三是,有的午睡环节组织不当,起床是一片混乱,有的幼儿就在床之间打闹,造成摔伤、碰撞事故。
四是,还有的幼儿午餐吃的太撑,造成午睡时出现意外。
五是,还有的午睡管理不当,我还曾亲眼见过幼儿午睡期间光着脚去卫生间,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我们来说说幼儿午睡环节老师的工作细则
1、幼儿午睡前的老师工作细则:
² 组织幼儿散散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² 提醒幼儿去卫生间,利于幼儿保持良好的睡眠状态与睡眠质量。
² 仔细检查幼儿是否带有小棒、玻璃、扣子、硬币以及有尖角和刀刃的东西,提醒女孩将发卡、橡皮筋放入小蓝中,起床后梳头时再给她们戴上。
² 合理安排幼儿午睡的床位,体弱的幼儿应安排在背风处,体质较好、怕热的幼儿可安排在通风处(但不能吹过堂风)。
² 教会幼儿有序脱衣服、鞋子,并养成整齐摆放的习惯。
² 营造温度适宜、温馨的午睡氛围,拉上窗帘,让幼儿听故事、听舒缓音乐,安定情绪,尽快入睡。
2、幼儿午睡中的教师工作细则:
² 在幼儿午睡时不得离岗、睡觉、聊天、干私事、玩手机等。要认真巡视幼儿午睡,细心观察幼儿举动,及时发现安全隐患。
² 叫醒易尿床的幼儿小便,对睡中惊醒的幼儿进行安抚。
² 针对难以入睡的幼儿,及时有效处理。可适当调整床位、或在其身边陪伴、还可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幼儿养成早起早睡的好习惯。
² 经常巡视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及睡眠情况,及时帮助幼儿盖好被子,以免着凉。还要及时发现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睡眠姿势,切忌让幼儿蒙头睡觉或爬着睡等,以免发生危险。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如发热、剧烈咳嗽、流鼻血、呕吐等现象,立即报告保健医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3、幼儿午睡后的老师工作细则:
² 借助美妙音乐,提醒幼儿起床,有些幼儿睡得比较沉,可以让他们先清醒一下,再穿衣服。起床前关好窗户,以免着凉。
² 维护好起床秩序,起床时场面混乱,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有的幼儿起床时还没有完全醒过来,精神不集中易摔倒,同时幼儿起床穿衣服的速度不同,分别分散在睡眠室、活动室、盥洗室、卫生间,容易发生摔倒磕伤的事件。
² 起床后要做好午检,观察幼儿精神状态和检查身体情况,根据当日气温增减衣服,及时组织幼儿分批入厕。
² 午睡后,提醒幼儿必须喝水,补充睡眠过程中的新陈代谢及水分的流失。
² 开窗通风,使室内始终保持空气清新,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第三,幼儿午睡环节容易发生的意外及处理
1、鼻腔异物
午睡时,常有一些睡眠比较困难的幼儿,趁老师不注意,把小纸团、被子里的棉花,小珠子等东西放到鼻孔里。时间长了就会引起鼻塞发炎。
处理方法:若发现幼儿将异物塞进鼻孔,可当即让幼儿用手按紧无异物的鼻孔,用力擤鼻,将异物排出。象卫生纸、棉花之类比较表浅时也可以用镊子夹出,但是如果是圆形的 小珠子、豆类,镊子夹不住异物,却会使其越陷越深,还有可能会落入气管引发危险,这时必须送往医院就诊。
2、外耳道异物
有时幼儿还会把这些物品放入耳朵里,如果是卫生纸、棉花之类,可以用镊子轻轻拨出;如果是豆类,可以让幼儿把身体弯向有异物的一侧,然后单脚跳跃,异物可被排出;如果是昆虫入耳,可用灯光对着外耳道口,诱昆虫爬出。切记不能用尖锐的物品深挖异物,以免捅破鼓膜。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3、高热惊厥
幼儿在体温达到38.5度以上时突然出现抽风现象,这就是发生了高热惊厥,惊厥多为全身性,突然发作,意识丧失,双眼球固定、上翻或斜视,头后仰,四肢抽动,口角或和面肌也可抽动。持续时间短,一般少于10分钟。惊厥后意识恢复快,热退后不再发作。
在午睡时发生此状况,老师不必惊慌,紧急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拇指按压人中、合谷,积极降温,松解衣被,用毛巾沾冷水擦浴(颈侧、腋窝、大腿根部)。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让幼儿保持侧卧体位,以防呕吐物及分泌物吸入导致窒息,经过简单紧急处理后,立即送往医院诊治。
总之,午睡是生活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为幼儿的午睡安全护航,为他们创造宁静的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