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讲义)
一、幼儿入园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1. 保安员每天要对周边进行安全排查,排除小商小贩、违规停车现象,保证家长接送孩子周边环境的安全。
2. 保安员每天在家长送孩子来园时,需高度警觉,熟记每个小朋友名字及熟知接送幼儿的家长,监督检查家长接送卡使用。
3. 保健医每天做好晨检,坚持“一模、二看、三查、四问”的原则,把住健康第一关。避免幼儿带小刀、小球、小卡子等不安全物件到。
4. 家长送孩子入园时,做到与教师 “手递手”,不可将孩子送至大门口。
5. 家长给幼儿带药须填写《幼儿在园服药登记表》并签字,保健医及教师务必要认真核实《登记表》与药品,并做到药品分别存放,妥善保管。
6. 使用校车的,要严格执行《校车接送管理制度》,杜绝错接、漏送现象。
二、幼儿入厕盥洗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1. 教师应教育幼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并教会幼儿使用七步洗手法有效洗手。
2. 教师应维护好幼儿如厕、盥洗环节的良好秩序,教育幼儿有序排队,不拥挤、不玩水、不嬉戏打闹。
3. 保育员每天不定时地清洁卫生间及盥洗室地面,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防止幼儿滑倒,摔伤。
4. 卫生间所用清洁剂、消毒剂须严格管理,放置于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
5. 幼儿洗手水或洗澡水用前先放冷水,再放热水,老师需先试水,温度合适后才可让幼儿使用,防止出现烫伤。
三、幼儿用餐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1. 保育教师在幼儿用餐前,做好幼儿餐桌的清=消=清。
2. 用餐前后,教师不组织幼儿剧烈活动,避免过度兴奋。
3. 幼儿餐具,菜、饭、汤盆或锅均须盖盖,不能将餐具及食物暴露。
4. 厨房及班级教师务必关注过敏幼儿食物,避免出现误食。
5. 幼儿每次就餐时间保持在20-30分钟。
6. 教师给幼儿盛饭、菜、汤时,严禁从幼儿的头顶经过。
7. 教师应设计幼儿取餐、送餐具的行走路线,避免交叉现象,人为碰撞。
8.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安排使用勺或筷子。
四、幼儿午睡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1. 午睡前,教师不带幼儿做剧烈活动。
2. 注意午睡室的室内温度,不宜过冷或过热。秋冬季幼儿午睡前关闭窗户,避免风直接吹到幼儿。
3. 幼儿午睡时,当班教师要坚守岗位,严禁离岗,对需要照顾的幼儿要密切关注。
4. 不断巡视,观察幼儿睡姿,对于喜欢蒙头睡觉及睡姿不对的幼儿及时给予纠正。
5. 巡视中值班教师发现幼儿有异常情况时,第一时间告知保健医,视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
6. 幼儿起床后,教师要安排幼儿有序的穿衣服、如厕、进行午检等。
五、幼儿户外活动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1. 活动前,教师需检查场地及器械是否完好、消除安全隐患。
2. 活动前,教师需检查幼儿的着装及鞋子是否安全,方便运动。
3. 活动前,教师还需向幼儿讲清楚活动规则,确保所有幼儿都明白了规则。
4. 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幼儿动静交替、有集体活动又有分散活动。
5. 活动中,教师要分工明确、
站位合理,所有幼儿均在教师视线中;教师需关注个别体弱、能力较弱的幼儿,及时给予帮助。
6. 活动中,根据运动的情况及天气变化,保育教师需随时给幼儿增减衣服。
7. 遇到雾霾严重的天气,根据园所安排将户外活动改为室内活动。
六、幼儿离园的安全标准与要求:
1. 离园前,教师要控制好幼儿情绪,避免因过度兴奋而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2. 离园前,教师进行晚检,确保幼儿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离园。
3. 离园时,教师要将幼儿亲自交到家长手中,严禁幼儿跟其他小朋友家长回家。
4. 家长如遇特殊情况无法接孩子时,务必提前联系老师,将代接人详细情况告知老师,还需经幼儿确认认识才可以接走。
5. 需告知家长,接走孩子后,务必监护好他们的安全,尽量不在园内逗留太久,更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避免发生意外。
离园时,保安员应提高警惕、坚守岗位、严禁陌生人入园、幼儿擅自离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