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幼儿园班级的安全管理

所属分类:幼儿园资讯管理 发布时间:2025-05-02 11:00:01
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班级常规,各个环节给幼儿渗透安全知识的教育。

班级安全管理

班级安全管理包括了,班级人的安全管理、班级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和班级物品的安全管理。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班级人的安全管理

第一,丰富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技能。班级老师,要认真学习岗位职责中的安全内容和安全工作制度增强班级的安全意识

第二,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幼儿实际发展水平的班级常规。老师在一日生活中,一定要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常规。大家都知道,良好的班级常规,是开展各项班级活动的有利保障,但前提是老师制定的常规一定是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在自己的能力之内能做到的。

² 我曾经到一个班去看幼儿的进餐环节,老师为了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生活习惯,制定了让幼儿独自去取餐。幼儿用的餐盘比较大,两菜一汤还有主食。老师规定幼儿先取菜和主食,双手端着餐盘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放下餐盘,然后再回去取汤。老师并没有规划幼儿取餐的路线,取餐应该从哪一边走,回去取汤应该从哪一边走,大家想一想,3岁的孩子,精细动作发展不是很好,这样大的盘子里两个菜和主食,已经有了重量,端起来就不稳,也没有规定固定的取餐的路线,所以在这个环节幼儿餐盘扣在了地上,端着碗的小朋友撞到一起了,汤洒到小朋友身上了,事故频发。

² 有的老师抱怨幼儿不小心。究其原因,还是老师对本班幼儿的能力发展认识不够,制定的取餐常规不合理,才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第三,各个环节给幼儿渗透安全知识的教育。

²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选取适合的安全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将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触电、玩具安全、饮食安全等内容渗透给幼儿。比如说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小组活动,日常生活随机教育、游戏活动等,利用绘本、故事、情景表演、安全演练等途径,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这些日常安全知识的重要性。

第四,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

²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委会、家园共育栏、家长群等途径,帮助家长学习安全知识以及安全技能,使家长能配合班级老师进行班级安全管理工作。比如说给家长普及幼儿服药、穿着、饮食等方面的安全知识,可以减少幼儿在班级活动中出现的安全事故。

其次我们说说班级各项活动的安全管理

主要说的是:警钟长鸣,建立活动安全流程

² 班级里的各项活动,包括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以及大型的活动等,老师们该怎样做好这些活动安全的管理

² 由于老师每天处在相同的环境中,做着相同的工作内容,重复着相同的要求,每天按部就班,时间长了,老师难免会忽略一些细节

。其实,不安全因素隐藏在各个活动的环节中,如果不提高警惕,意外伤害事故就会悄然而至。很多的事故看似意外和偶然,但是背后都有必然性。

² 所以作为班级的管理者,老师们要时刻敲响安全意识的警钟,建立活动前检查——活动中巡查——活动后总结的管理流程。

² 同时要制定出意外事故安全预案,每一位班级老师要清晰预案的流程和方法。

另外,我们说说班级物品的安全管理

主要说的是:严格遵守安全制度和养成每天检查班级物品和环境的习惯

² 班级老师要严格的遵守各项安全制度。在日常的细节中也会大大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

² 班级老师要养成每天检查环境以及班级用品的习惯。例如玩教具、幼儿坐的小椅子、桌子、电源插座、纸张、图书、环创中的材料等等,老师们要定期检查。

² 有一个新开的班级,定制的桌子是老师自己组装的,老师在组装的时候没有将螺丝钉拧紧,在日常活动中搬来搬去,螺丝钉松了,小桌子摇摇晃晃,可是老师没有及时关注到这一情况。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有个小朋友推这个小桌子时,小桌子就垮了,桌面砸在了子他脚背上,当时小脚就肿了,万幸的是没有骨折。如果老师时刻保持安全意识,发现桌子摇晃了,及时检查一下,把螺丝钉拧紧,也能避免这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老师每天要仔细检查班级用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之,班级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小事未雨绸缪最重要啦!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