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常规的实施步骤
一、与幼儿讨论为什么要有班级常规
1. 告诉幼儿建立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可以举交通规则的例子,使班级幼儿同意遵守。
2. 帮助幼儿去思考常规给大家带来的好处。
3. 在教师引导下,让幼儿充分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说明、解释。
二、班级常规需幼儿认同
1. 班级常规列举出之后,教师带领幼儿逐条分析、讨论,询问幼儿是否接受这些行为标准。或许有些幼儿无法遵守,可以经由大家鼓励或者再讨论后选择坚持还是修改。
2. 最终获得所有人的同意,集体承诺将会遵守。
三、班级常规的指导
1. 示范:用语言说明之外,教师还应用具体的动作示范给幼儿看。
2. 演练:它的目的就是让幼儿有机会学习适当的行为,一方面也借此了解幼儿是否真的了解了规则,是否能够用具体行动将其做出来。年龄越小的幼儿越需要多次练习。演练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这样更容易被幼儿接受。
3. 反馈:在演练的过程中,对表现行为好的给予赞美和鼓励,表现不够好的提出改进意见。教师的反馈对幼儿行为养成有重要作用。
四、班级常规的更新
1. 让幼儿熟记常规,除了在开学初集中宣讲之外,每隔一段时间都应有个复习回顾。
2. 要将班级常规文字、图像式的具化在幼儿可以看见的地方,随时提醒幼儿。
3. 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将班级常规与幼儿讨论,决定是否要再修改。
4. 如果是新问题出现,就需要对班级常规适度的调整。
五、班级常规的维护
1. 时刻关注每个幼儿的状态,让其处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2. 尽快处理幼儿不当行为;
3. 使用奖励制度;
4. 教学活动应流畅而紧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