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事件1:
我带过一个孩子,他叫小x。在他很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异地工作,妈妈怀孕了,没有更多时间照顾他,在他两岁的时候就来到了幼儿园。他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很多见到的事物都能够表达清楚,老师们都很喜欢他。有一段时间小x每天来幼儿园的状态都不好,出现哭闹、打人等不好的现象。经过老师的询问,孩子最后才慢慢的说:“我不想要小妹妹。”
事件2:
小妹妹出生了,妈妈很高兴,妈妈说她特别喜欢女孩儿。一次,小x回家玩积木,不小心将积木扔到妹妹的床上,砸到了妹妹,妹妹大哭起来,妈妈很生气,狠狠地训斥了小x,并且对他进行了惩罚——罚跪。小x哭了一整晚。
事件3:
由于妈妈休产假,准备带两个孩子去爸爸那里,一家人在一起,这样能多一点照顾,小x退园了。我再次见到他的时候是一年之后,他办理入园,正好还在我们班级。在入班后的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小x的性情和之前完全判若两人。活动时说话、影响其他小朋友;外出时不准守规则,挤人、推人;自主游戏时破坏玩具,小朋友好不容易弄好的创作他故意的去破坏;你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想尝试等等。吃水果时如果有剩下的他会赶紧问老师:“剩下的给谁?”
分析:
我不知道这个孩子在过去的一年里都经历了什么,但是,我很清楚,小x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到来的时候,妈妈怀孕了。孩子忽然之间从妈妈手心里的宝一下变成了小哥哥,他不想与别人分享着属于他一个人的妈妈,他觉得,妈妈肚子的这个小宝宝会抢走他的一切。他在心里很难接受这个事情。
妹妹出生后,妈妈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二孩儿的身上,即使是老大的无心之过而被妈妈惩罚,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就会觉得委屈、愤怒、妈妈不爱我了。可能很多家长都会忽视了老大心理上的感受,这就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畸形。
平时小x会关注到其他孩子关注不到的细节,例如:“剩下的给谁?”简单的一句话侧面放映了在这个家庭里,对待两个孩子可能是不公平的,很多东西是要靠争、靠抢的。孩子就会觉得,如果我不争不抢,我就得不到;如果我不淘气、就不会有人注意到我。这种想法慢慢的就改变了这个孩子的习惯,从而孩子产生了不健康的叛逆心里。
解决策略:
针对小x一系列的问题,我们与妈妈针对这个孩子的问题进行了很正式的谈话,孩子妈妈以为所有二胎的家庭都是这样的。我们根据孩子的情况与妈妈协商,对小x的问题进行有针对的行动:
1、一碗水端平,做到公平公正
2、正确合理的批评与表扬
3、让两个孩子同时学会分享、合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我们最好的礼物,虽然老大比老二大,但是他还是个孩子,不要总用所谓的“哥哥”两个字去束缚他,他还不知道什么是责任;做错了事情两个人都要罚,谁也跑不掉;他也是孩子,也想要好吃的,好玩的。有好吃的我们就一人一半,两个人争抢起来就谁都不要吃,只有平等的爱才能让两个孩子相亲相爱的长大。
4、创造与小x单独相处的机会, 弥补孩子心里的缺失
小x总觉得妹妹抢了妈妈的爱,总觉得妈妈陪着妹妹的时候很多,那就创造机会,老二早早睡,剩下的时间多和老大在一起亲子游戏,可以一起看书、画画、捉迷藏、挠痒痒,糖孩子感觉到,妈妈还是喜欢我,在乎我的。老二去幼儿园,给老大请一天假,告诉他:妈妈带你出来是因为只有你,妈妈才会对你这样。独享属于母子的亲子时光,这对老大来说,比成千上万的好吃的都来的幸福。
5、每天多拥抱孩子,对他说声:我爱你
简单的一个拥抱,简单的三个字,却会让孩子觉得倍加温暖,我们是用行动和语言去坚定的告诉孩子,妈妈到底有多爱你,在孩子的心里埋下幸福的种子。
孩子是一张白纸,我们画上去什么,他们就给我展现什么,只希望在未来的路上我们呵护的这些小苗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走进封闭的小心灵,让那扇窗也透入阳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