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愿意扮演角色,能利用角色进行对话,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2、尝试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3、在游戏中掌握游戏规则。活动准备自制角色胸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宝宝、小客人)娃娃餐厅(围裙、烹饪的用具、餐具、水果蔬菜实物)娃娃客厅(泡沫垫贴上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红标记、黄标记、绿标记、数字1、2、3;骰子;图书架上放有幼儿图书;餐桌、电视机、音像等)娃娃卧室:小床、宝宝的衣服、奶瓶、布娃娃等娃娃化装间:收集幼儿小时候的衣服、发卡、梳妆台、化装品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阶段一:我心中的家
游戏目标:1、乐意参与游戏,初步了解娃娃家的人物角色。2、知道角色之间的关系,会扮演角色进行游戏。3、在游戏扮演中与同伴友好相处,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游戏流程:1、 引导幼儿借助已有的经验,模仿爸爸、妈妈烹饪食物、照顾娃娃、收拾屋子等。2、 引导幼儿分角色用简短的句子进行角色对话。3、 提醒幼儿玩完游戏后将材料收整好。阶段二:我是家庭中的成员游戏目标:1、自主选择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2、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使用游戏中的操作材料。3、能在游戏中坚持自己所选的角色。4、学会说角色语言,在游戏扮演中再现父母的辛苦。5、巩固幼儿对简单图形、数字1、2、3的认识。游戏流程:1、引导幼儿模仿生活中爸爸、妈妈的样子玩游戏。2、提供(泡沫垫贴上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红标记、黄标记、绿标记、数字1、2、3;)引导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3、巩固对简单图形、数字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4、 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收整好。阶段三:今天我来扮某某某游戏目标:1、能围绕自己选择的角色进行游戏,知道遵守简单的规则。2、能按照角色需要选择操作材料,坚持扮演游戏中的角色。3、能用游戏语言进行交往,体验父母对子女的爱。游戏流程:1、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在游戏中做了哪些事情。2、学会使用正确的礼貌用语:“请、谢谢、再见、好吗?”3、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能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图书内容,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阶段四:幸福之家游戏目标:1、喜欢模仿扮演自己的父母,意识到自己对父母的爱。 2、会简单模仿所选角色的语言和动作。3、学习简单的折叠、捆扎的方法,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4、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谢,热爱自己的家庭、关心尊敬长辈。游戏流程:1、引导幼儿模仿生活中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2、以“打扮漂亮宝贝秀”评选出谁是“巧妈妈”“巧爸爸”。游戏评价:
游戏后教师采用随时组织幼儿交流体验,通过组织讨论、分享、评价等鼓励、肯定幼儿,对幼儿进行正强化,促进幼儿的提高。游戏指导:师以“月亮姐姐”的身份介入游戏,游戏中注重幼儿好习惯的培养。比如:娃娃客厅幼儿阅读图书的习惯,娃娃客厅计算操作能力的习惯,娃娃卧室关爱他人的习惯,幼儿相互交往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礼貌用语。“我们可以一起玩吗”“对不起”“再见”“你好”以及游戏结束后的收整习惯等。当幼儿遇到游戏中情节简单时,我们也以“小客人”等身份介入游戏,丰富游戏情节,巩固游戏常规。游戏资源:调查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填写,明确在一个家庭中会有哪些成员,了解这些角色需要做的事情。(自创)
游戏名称: 《我爱我家》 小班 综合领域
游戏目标:1、激发对游戏活动的兴趣,愿意与同伴一起游戏。2、知道游戏中的人物角色,会扮演角色进行游戏,并能用游戏语言进行交往。3、遵守游戏活动中简单的规则,并能在游戏中与同伴和睦相处。4、游戏中养成良好的坚持性,游戏后能独立地、较有秩序地收拾玩具,做到物归原处。活动一:娃娃家:1、喜羊羊家2、美羊羊家3、沸羊羊家游戏准备:三个娃娃家里分别投放:小床、奶瓶、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电脑等游戏流程:1、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客人等。 2、客人敲门,宝宝主动请客人进门:“阿姨你好,请进!”并大声告诉妈妈、爸爸:“家里来客人啦!”爸爸妈妈商量怎样招待客人。引导幼儿进入新的游戏区域“爱心水果屋”购买招待客人的水果,在购物的过程中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当游戏开展遇到困难时,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进行间接指导和暗示。游戏评价:采用跟踪观察法,以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并进行评价。游戏指导:1、教师以到娃娃家做客介入,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2、引导幼儿回忆客人来家里玩,接待客人的情景,教师启发提问:“有人按门铃时怎么做,说什么?客人进屋要给客人准备什么?客人走了要怎么做?”3、购物时应该注意些什么?活动二:美工区:甜甜的糖果游戏目标:1、通过包、裹的形式学会动手包糖果。2、进一步激发自身对爸爸妈妈爱的情感。游戏准备:各色闪光纸(剪好的纸条和没有剪好的纸片)、剪刀、泡沫块、橡皮泥游戏流程:幼儿进入区域后,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操作材料,进行剪、搓、拧。表达对家人的关爱。游戏评价:采用跟踪观察法,以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幼儿活动中的行为表现。游戏指导:1、提供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有目的地选择和操作。2、以游戏者的身份介入,做出不同形状的糖果,起到暗示的作用。活动三:计算区:我陪爸爸去钓鱼游戏目标:1、学习游戏玩法,知道游戏时一定要遵守游戏规则。2、初步萌发爱家人的情感。游戏准备:贴有不同点数(1—3)的小鱼若干,(鱼鳃处装有回形针),放置在两只大鱼池中;钓鱼竿6根;鱼篓3只(分别贴有1、2、3)。宝宝、爸爸的头饰个3个。游戏流程:幼儿分别带上头饰,自由组合,带上钓鱼竿到鱼池边,将所钓出的鱼放到相应的鱼篓中。游戏评价:给予口头表扬法、大拇指称赞法,肯定幼儿在学习能力上的良好表现。游戏指导:1、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鱼钩的形状,小心的将弯钩对准鱼鳃处的回形针。2、仔细数数鱼身上的点子数量,然后放到相应的鱼篓中。游戏资源:教师自制游戏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