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ok网

超30万+幼师在这下载课件

中班科学《沙》教案(附反思)

所属分类:中班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5-01-28 22:16:29
这是幼师OK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优秀获奖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沙》,包含活动目标,活动过程,活动准备,主要内容包含为了让幼儿更加了解沙的区别,通过幼儿吹、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让幼儿感知沙子的区别,知道沙子的用途。以及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欢迎幼师们参考完整教案!
活动分析:

沙子具有细小、松软、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点,容易诱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欲。但平时,幼儿园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经常是干的或是湿的,而且玩沙活动大多安排在户外活动时间,因此幼儿在玩沙时经常是在重复着铲沙、倒沙和堆沙动作,玩得不丰富,没有创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儿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湿沙的区别,所以玩沙活动停留在浅表的动作上,玩法上没有创造性。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吹、分离、挖、塑造、经验回忆等活动,感知和探索沙轻、细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诱发想象力和创造欲。

3.引起幼儿对周围自然物的关注,培养幼儿爱护周围自然物的情感。

4.学习能两人和四人合作玩。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难点: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活动过程: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纱窗布代替筛子分离出小石子和细沙,并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细小的特点。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体验干沙轻的特点。

3.把筛出的细沙倒入塑料杯中,通过观察和搅拌体验沙不溶于水的特点。

4.寻找宝藏――通过用手扒开沙子找玩具的游戏。体验干沙松软的特点。

二、体验干沙与湿沙的区别:

1.爱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与湿沙在捏合上的区别,即干沙轻,不易捏合;湿沙重,易捏合。

2.小组造型活动,体验湿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谈话、讨论,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关于沙的用途的经验。

2.介绍沙漏。

活动延伸:

1.沙能不能种养植物:

提供两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给于一定的阳光;浇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组做好纪录。

2.制作“七色彩泥”:

在细纱中加入水和颜料,混合搅拌,把沙染成多种颜色的沙,然后将彩沙晾干,分层装入或分色装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内。

3.制作“沙雕”。

活动反思:

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沙,因此在本次的活动里,孩子的兴趣是非常高的,但是要怎么在玩当中有目的的去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感受沙的特性,就是这本节活动的重点。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幼师ok网微信公众号

推荐课件下载

中班科学课件

  • 复制教案
  • 返回顶部
    用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