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名称:《转起来》
设计意图: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对身边的事物和科学现象感兴趣,中班幼儿好奇、好问、好探索,他们开始关注生活中的事物,对户外一些小器械的转动产生兴趣,我将幼儿在生活中常见的但又难以理解的“转动”科学概念融入到活动中,激发幼儿关注生活中的转动现象,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活动目标:
1.尝试和探索使不同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
2.能够用完整地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
3.感知转动现象,体验动手动脑的探索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见过生活中一些简单的转动现象。
物质准备:
1.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盘子、积木、废旧光盘、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雨伞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带孔的插塑玩具、光盘、各类绳子、纸杯、筷子等材料分成四组,四只盛有水的透明水杯,水中放上小亮片。
3.轻音乐。
重难点:感知转动现象,探索使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能用较完整地语言表述自己的探索过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导入:大风吹
二、基础部分:
1.一次探索活动,尝试使单个物体转动起来。
教师讲解活动规则:共同认识材料,选择喜欢的材料去探索,音乐响起,游戏开始,音乐停止,游戏结束,将材料放回原位,回到原位。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教师适时提醒幼儿去尝试多种材料,注意引导幼儿用完整地语言说出自己用什么动作或方法让什么材料转了起来。
3.交流与分享。
请2-3名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
教师与幼儿一起小结使各种物体转动起来的方法(拧、跑、吹、甩、转、搓等)。
4.二次探索活动,探索两个物体一起转动的方法。
请一名幼儿示范让两种材料一起转动的玩法。
教师讲解活动规则。、
5.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6.交流与分享。
引导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
三、结束部分:
结合图片,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生活中的转动现象,激发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技,为幼儿的成长,埋下一颗科学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