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园的第一天,孩子们都来上幼儿园了,唯有小男孩源源没有来。一周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来。是什么原因导致源源一个星期不来上幼儿园呢?带着这份疑惑我去源源家进行了家访。家访中,源源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困惑:“源源从小一直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的溺爱使他脾气很坏、很犟,在家里经常欺负邻居家的孩子,爱打人、咬人。生活自理能力也低于其他同龄的孩子,不会自己独立吃饭穿衣等,我担心他不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所以想等他大一点懂事了再让他上幼儿园。”
从源源的爸爸担心中可以看出,他对源源的行为习惯问题有自己的认识,要让他把源源放心地送入幼儿园,仅仅做思想工作是不够的。我必须指导家长切实改变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帮助他对孩子树立信心,送源源尽快入园。听了源源爸爸的话,我解释说:“孩子还小,有些习惯是可以慢慢改变的……”打消了家长的顾虑后,我真诚地对源源的父亲说:“给我一段时间,我们一起想办法来改变源源的不良习惯,让他尽快来上幼儿园,好吗?”源源父亲高兴地表示同意。接下来的时间里,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送教上门。(下面选三个指导场景)9月份这是第一次上门,我的目的有三点:一是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二是送一些相关的育儿书籍给家长;三是将班级里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告知家长,让家长在家教育孩子。源源一见我就显得很高兴,他说:“老师,爸爸说我乖了以后就可以上幼儿园。” 看来小家伙很渴望上幼儿园,我对他点点头说:“是呀,源源很乖的,老师盼望着你早点来上幼儿园呢。”他接着说:“老师,平时爸爸修摩托车,源源一个人玩积木。”说着就去一旁玩起了积木。我就开始和他父母讲解起了本月主题活动的内容,源源也时不时地过来听听。我讲完后,源源父亲也讲了自己的困惑。他说:“我几次带源源去他外婆家,他多次打了小表哥,我一直批评他,但还是改不掉。该打的也打了,该骂的也骂了,真没办法。”源源的父亲有教育孩子的强烈愿望,但缺乏对这个年龄的孩子心理特点的正确认识,只能简单地批评和打骂,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其实,小年龄幼儿的情绪控制力和表达能力较差,所以会本能地用武力解决问题。我开导并解释说,孩子打人总有自己的原因,可能是他的愿望未被实现,也可能是不善于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建议家长要深入了解孩子、发现孩子打人的原因,再针对不同的原因,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最好能引导孩子从事他感兴趣的活动,转移他的注意力,而不是一味地打骂。这时候源源又过来了,向我问长问短,还不停地说着同一句话。他爸爸马上阻止说:“不可以这样的,说这么多的话太没有礼貌了。”接着又对我说:“他平时在家也是如此,总喜欢喋喋不休地模仿别人讲话。”我说:“没关系的,孩子是这样的,喜欢模仿。源源喜欢模仿别人及反复说同一句话,其实也是在学习语言。你还可以让孩子将他说的几句话连起来一起讲述,这样有助于孩子口语的发展。”小班孩子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经验和行为习惯。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模仿是幼儿的天性,他们会自动模仿看见或听见的行为和语言。因此我告诉家长不要一味地批评和制止孩子“喋喋不休地模仿别人讲话”,在孩子喜欢表达时,家长首先要倾听,然后再引导孩子用恰当的方式运用这些通过模仿习得的语言和行为等。10月份这次上门的目的有二:一是评估孩子近期的表现,二是指导家长写观察记录。已经见过好几次面了,源源见到我就像见了好朋友一样说“老师好,”还主动炫耀:“老师,我会自己吃饭了。”说着爬上桌子吃起饭来。我发现,源源吃饭的动作虽然看起来很不协调,却很专注。我想,源源动作不协调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孩子的动作发展迟缓;另一种可能是成人对孩子包办过多,导致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我诚恳地表扬源源有了进步,同时建议家长平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培养他自己动手的习惯,并试着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午饭后,源源把上个月在家完成的几件美工作品拿出来给我看,说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做的。看来,源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确实很重视,能积极面对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种种困难,这增强了我教育好这个孩子的信心。但家长仅有爱心和耐心是不够的,还必须学会追随孩子、正确解读孩子的行为并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改善孩子的行为,促进孩子的发展。于是我给源源父母设计了一份表格,指导他们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11月份这次的指导目的有两点:一是了解家长近期对源源的观察记录情况,二是了解家长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一进门我明显地感受到了源源爸妈喜悦的心情。源源爸爸给我看了他写的观察记录表。从表中可以看出,家长给孩子安排活动的时间较为合理,内容也较为丰富,且能对孩子的活动给予有意识的指导,最重要的是父母成了孩子最主要的陪伴人。另外可以看出,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方法和手段也有很大的改变。源源爸爸还欣喜地告诉我,最近孩子的进步很大,不仅能独立吃饭穿衣,还拿出玩具给隔壁的孩子玩,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最后源源爸爸主动提出想让源源上幼儿园,看他能否适应。我高兴地同意了,因为这也是我的想法。同时我向源源父亲说明我作为老师会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教育好源源,让他在各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这样通过我对源源爸妈一段时间的指导,他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让孩子来到了幼儿园。- 全部优质课
- 语言优质课
- 数学优质课
- 科学优质课
- 社会优质课
- 音乐优质课
- 美术优质课
- 体育优质课
- 健康优质课
- 安全PPT
- 健康PPT
- 数学PPT
- 科学PPT
- 语言PPT
- 社会PPT
- 希沃课件
- 家长会ppt
- 美术PPT
幼儿园教育精品案例《我们一起想办法》
所属分类:说课稿模板和案例
发布时间:2025-01-27 03:04:57
今日分享的幼儿园教育精品案例《我们一起想办法》是关于幼儿因为溺爱无法自理的案例,适合幼儿园小班,作为幼师,要怎么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如何和家长一起解决幼儿问题。幼师OK网小编长期更新幼儿园五大领域教案,公开课课件,说课稿,计划总结等,欢迎收藏!


- 全部教案
- 大班语言教案
- 大班数学教案
- 大班科学教案
- 大班主题教案
- 大班健康教案
- 大班社会教案
- 大班体育游戏
- 大班音乐教案
- 大班美术教案
- 中班语言教案
- 中班数学教案
- 中班科学教案
- 中班主题教案
- 中班健康教案
- 中班社会教案
- 中班体育游戏
- 中班音乐教案
- 中班美术教案
- 小班语言教案
- 小班数学教案
- 小班科学教案
- 小班主题教案
- 小班社会教案
- 小班体育游戏
- 小班音乐教案
- 小班美术教案
- 小班健康教案
- 节日教案
- 季节教案
- 幼儿园外语教案
- 评语计划总结
- 说课稿模板和案例
- 家长会资料集
- 环保社会培养论文
- 语言心理教育论文
- 数学思维论文
- 教学策略论文
- 教育探索论文
- 会员免费课件
- 幼儿园资讯管理
- 获奖教案
- 帮助中心
- 教育随笔
- 观察记录
- 活动和游戏方案
- 托班教案大全
推荐课件下载
-
¥15元中班数学绘本《一起一起分类病》获奖优质课+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送PPT课件
-
¥10元大班数学绘本《避开恶猫的办法》优质课视频+原版课件PPT+教案
-
¥9.9元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嘘,我们有个计划》绘本公开课视频+课件教案PPT
-
¥10元中班语言绘本《嘘,我们有个计划》公开课视频+PPT课件+教学设计
登录
关闭
手机验证码登录

新手机号码会自动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注册

